第五百七十章(上) 西进? (第2/3页)
三集团军别尔津的任务,不是伏罗希洛夫的!
伏罗希洛夫内心深处的打算,是把下诺夫哥罗德构建成下一个察里津,三次保卫察里津战役的胜利,使得伏罗希洛夫和切尔纳温对打赢大城市的防御战役有充分的自信和经验,而南方面军主力三个集团军的骨干部队,当时就是在保卫察里津的战役中脱颖而出糅合成军的!
伏罗希洛夫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五个集团军直接就在下诺夫哥罗德重建,从德国购买的步枪、高shè炮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运抵下诺夫哥罗德,4万被遣返的沙俄战俘已经开始编入第五集团军的序列。
而重建和集结地设在萨兰斯克的第一集团军,虽然图哈切夫斯基依然音讯全无,但是从伏尔加河右岸联军战俘营遣返的3万苏俄红军战俘,几天内也将抵达并编入苏俄红军第一集团军的序列。
在方面军副司令员的计划里,用在下诺夫哥罗德依托城市和环城铁路线以及铁甲列车,以重建后的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加米涅夫的第五集团军主力5个师,加强下诺夫哥罗德临时组织起来的4个工人师,和莫斯科方向增援来的3个工人卫戍师,在下诺夫哥罗德城下和高尔察克的主力展开决战!
到时候第三集团军的余部至少4个师也将撤回下诺夫哥罗德参与防御战,这样伏尔加河方面军在下诺夫哥罗德将集中第三、第五两个集团军约16万人的兵力,而对面高尔察克的主力全部加起来也只有20万人,何况在渡河战役、西进过程中,第三集团军的节节抵抗至少能消耗掉对方1到2万人的兵力。
下诺夫哥罗德的兵工厂加班加点的生产着马克沁重机枪和步枪、机枪子弹,而且76mm的山野炮的产能虽然只有一个月不到20门,但炮弹的生产是绝对能满足需要的,而且平均下来三天就能有两门新的大炮加入守军的力量。
何况,对方进攻时马克沁重机枪才是守城的主角,何况还有6个高shè炮营的兵力协助。事实上,原本属于莫斯科城防部队的10个炮兵连的炮兵也陆续沿着铁路来到了下诺夫哥罗德参与城防。
苏俄zhōng yāng和莫斯科对伏罗希洛夫制定的,诱敌深入,在下诺夫哥罗德和高尔察克主力展开决战的作战计划经过小范围的争论后是一致通过了的,莫斯科也吸取了乌法战役的教训,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