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才任用 (第2/3页)
能力有限,再从军行武只怕也难以服众,宁愿解甲归田在伏尔加联邦当个老百姓,有些贵族或者大资本家出身的将领,在海外还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则打算离开俄国投亲访友另谋出路去。
“要我说,这些苏俄将领有顾虑是正常的,当初背叛沙俄和临时zhèng fǔ转投苏维埃和布尔什维克们的怀抱,对他们来说是一次赌博,现在看他们是赌输了一次。
这次选择加入我们的阵营,他们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此谨慎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这些将领本身又大多数是有能力的,别听他们吵吵着要解甲归田种地去,多数是虚张声势,没准在待价而沽呢!”
蒋鸿遇在一旁接口分析道,刚才被吴佩孚在王庚面前表现了一把抢了头筹,这会儿联军参谋长很有点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的勇猛。
“这样吧,这些战俘营里的苏俄红军高级将领们,回头我抽时间再亲自见他们一下,有本事的人才咱不能轻易放跑了,依我看叶戈罗夫和勒热夫斯基都是比较好的集团军一级的指挥官,而且战俘里有几个苏俄红军的师长也相当不错!
诸位,无论是协约国联军,还是伏尔加联邦,现在都只是在东线刚迈出了第一步,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家一定不要拘泥于门户之见!举贤不避亲固然可喜,能举贤不避仇就更好了!
更何况,你们这些俄籍将领其实都是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邻居,即使曾各为其主在不同的阵营里厮混,那也不是个人之间的仇怨!能放下的一定要放下!要记住,这世界没有永远的朋友,更没有永远的敌人,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前行!”王庚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就此定下了rì后联军和伏尔加联邦内人才使用和提拔的基本原则。
在王庚定下的大方向基调面前,几个联军参谋长代表各自的阵营,就整军后8个步兵集团军和4个骑兵军的将领人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争执,并且很快就像有备而来似的,拿出了一大摞自己推荐的名单,从师长到集团军司令人选都有,当然,倾向xìng是无庸置疑的。
比如,佩佩利亚耶夫拿出的推荐担任师长的名单方案上,光是姓佩佩的就有十几个,宇都宫太郎瞅着一大堆父名和姓都是h.佩佩利亚耶夫就眼晕,拽着伏尔加联邦总理问下来的结果:
名单里头里头光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的亲兄弟就有四个,堂兄弟还有五个,原来这厮的老爹和他的大伯同名,一个叫大尼古拉,一个叫小尼古拉,所以佩佩这些亲兄弟和堂兄弟的姓和中间的父名都是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巴拉扬诺夫也不含糊,在他提出来的担任师长名单的俄籍将领中,也是叔伯兄弟远房侄子一大堆。
其中有几个原本在乌拉尔三个骑兵师里的担任的不过是团长营长的职务,这会儿这厮居然腆着脸直接列到了师长的候选名单里,理由也相当充分,骑兵历来是高级兵种,是战场的王者,一个哥萨克骑兵团长去当个步兵师长绝对绰绰有余。
蒋鸿遇、吴佩孚和宇都宫太郎则处境有点尴尬,一来他们对俄军将领熟悉程度一般,蒋鸿遇虽然指挥过乌拉尔骑兵第二师,但是也仅限于认识骑兵师的师长和参谋长,对下面的旅团长们不熟。
而吴佩孚则除了彼得罗维奇和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