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二十五章 虚实和试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二十五章 虚实和试探 (第2/3页)

度过了布祖卢克河,这意味着自己的南边不会有敌人大部队迂回并进行夹击,这样自己可以把两个骑兵团的主力都用在北面阵地的防守,这大大增强了师长涅rì科夫的自信心。

    布祖卢克镇西侧和东侧都是两条大河,如果对方南北夹击的话,防守的压力会非常大,而且后路被断的话既不符合战术原则,又容易影响士气,现在则好办的多,涅rì科夫在南线阵地留了一个骑兵连监视,其余部队悉数回到镇子隐蔽了起来,8个营属迫击炮排的64门81mm口径迫击炮被布置在宽达4公里的阵地后方隐蔽起来。

    用自己的两个炮兵连的12门大炮对方敌人可能存在的炮兵,而营属迫击炮则用来准备端掉对方的重机枪阵地,如果对方确实如自己预料的那样把重机枪前置到自己阵地前方2公里以内的话。

    俄制的马克沁轮式重机枪虽然标尺shè程高达3500米,但实际有效shè程在1500米之内,就是1500米距离,也只能采取概略覆盖shè击,要想jīng确点shè命则有效shè程也就1000米上下的样子。

    就像联军的大口径重机枪的最大shè程超过7000米,但对地作战有效shè程也就1800米罢了,这就像王庚前世各国的主战坦克,虽然先进的坦克炮的shè程超过8000米,但是真正作战直瞄shè击时的和目标距离往往也就2000米到2500米而已。

    在同样的距离和shè程上重机枪之间的对shè纯属拼消耗和火力密度,配置机枪多的一方可以以更密集的火力更快的打掉对方的机枪,然后可以集的火力就更猛,而对方就更稀落,最后要么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要么就在不平衡的火力对shè消耗损失殆尽。

    地形当然也是发扬火力的一个因素,对1918年的攻守双方来说,无一例外往往都是把机枪布置在本方阵地的两翼进行交叉火力的覆盖和支援。

    当自己的部队跳出战壕向前冲锋的时候,机枪火力点的位置越高,则越容易延伸shè界扫向敌人后方而不是被自己冲锋的队伍挡住子弹前进的方向,这也往往是冲锋时类似马克沁轮式重机枪这样的重武器要不停的被拖着向前不断选择新的位置和阵地的原因。

    所以当涅rì科夫看到对方只出动了20多挺马拉重机枪之后,打赢的信心更足了。

    对守卫布祖卢克镇的联军乌拉尔骑兵第三师来说,控制弹药的使用和消耗才是最关键的一点,由于北面的阵地前方遵照联军的阵地构筑条例,绊马桩和陷马坑几乎是雷打不动的必修课,自傲重机枪火力密度达到接近100米一挺勃朗宁重机枪的情况下,苏俄骑兵发起的任何冲锋都将酿成一场对第集团军来说巨大的悲剧。

    要是进攻是苏俄红军的步兵们,那么还能在对方机枪开火的时候死死的趴在地上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