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机枪大战山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机枪大战山炮 (第2/3页)

  中国参战军师属重炮团配置的150口径重榴弹炮本来就是rì式重炮,在1918年虽然比不上德国大口径重型榴弹炮,但比英法两国那些型号众多款式老旧的大口径重型榴弹炮要先进许多。

    中国参战军装备的制式150口径重型榴弹炮其实就是rì本的大正4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具体xìng能指标如下:

    大正4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

    服役年代:1915

    口径:149.1mm

    炮管长:(14.7)

    重量:2800kg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炮俯仰角:-5to+65.0度

    弹丸重量:36kg

    弹丸初速:389m/sec

    最大shè程:8800m

    联军隐蔽的设置在别拉亚河畔高地上的重炮群,差不多能覆盖左右加起来16公里宽的战线,事实上即使不向前机动,150野战榴弹炮的炮火也能覆盖白卫军第一道防线前方两公里的位置。

    当然,这个只是中国第三集团军的重炮,rì本第三军三个师团下辖的**野战重炮兵联队的150重型榴弹炮也被整合成一个**野战炮兵旅团来使用,当然,rì军一个**野战重炮兵联队的编制只有24门150口径的重炮。三个野炮兵联队加起来也只有72门重炮,这成为乌法别拉亚河畔的第四个重炮群,统一接受联军副参谋长吴佩孚的指挥和调度。

    要说苏俄东方面军南集群第四集团军司令勒热夫斯基还真是一员智勇双全的福将,这厮看着风风火火从图哈切夫斯基那拂袖而归要大干一场的样子,但是对面的守军至少有4个师的兵力,他才不会傻到像图哈切夫斯基说的那样搞全军压上人航术。

    第四集团军在上次协助策应南方面军的保卫察里津战役中的损失都还没得到补充,每个步兵师就8000多人的样子,这厮可不舍得在没有炮火准备和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就贸然发起攻势。

    勒热夫斯基回到自己的阵地后,就下令集中已经赶到一线的五个师的师属马拉重机枪营,组成了两个马克沁重机枪火力集团,第四集团军的火炮只有10个炮兵连,可师属重机枪营倒是齐装满员的编制,一个重机枪营辖4个重机枪连,一个重机枪连辖六挺马拉轮式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在不到一公里宽的战线上,这厮集中起来掩护步兵进攻的马克沁达到了120挺,算是相当不错的火力密度。

    在望远镜里这厮早就看见了白卫军阵地前两百米处的铁丝网和鹿砦,因此他迟迟没有发动攻势,一直等到最先赶到的两个炮兵连抵达后,等炮兵阵地展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