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谁能刀枪不入? (第2/3页)
架势,没准,联军还真派不了地面部队来帮忙了?
接着就有人开始猜测,联军派点飞机来助阵总没问题吧,那些d4侦察机上不是也有机枪也能挂炸弹么,虽然白天瞧着每次起飞最多也就4架,可对面的苏俄红军可没有空军支援啊,沙俄的空军本来就数量就少,连续一年半的国内革命飞机和飞行员都七零八落不是投了邓尼金就是因为缺少备件维修兵而趴在不知道在哪的机场机库里睡大觉。
而且自从联军的飞机出现在伏尔加河流域之后,本来偶尔能见到的苏俄方面的飞机在几次遭遇和空战中几乎被消灭殆尽,没有消灭的也老老实实的躲回了莫斯科方向,在伏尔加河流域,天空是白卫军的,哦不,是联军的,虽然他们的飞机上居然画着那个西西伯利亚自治zhèng fǔ的标记,可是个人都知道那是联军的航空队。
骑兵中将、乌法卫戍副司令、乌法防线东南集群前敌指挥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对佩佩利亚耶夫安排的这个防御阵势有点琢磨不透,他的第四乌拉尔骑兵师是一支机动部队,如果用来打阵地战那可是浪费的厉害,而且,骑兵们从来不知道什么叫防守,防守是步兵师干的脏活累活才是。
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的东南集群,要防守7公里宽的正面,佩佩利亚耶夫给东南集群配属了2个白卫军步兵师、1个志愿者师,剩下就得靠他的骑兵师,要依着彼得罗维奇的意思,第一道防线放一个志愿者师、第二道防线放两个白卫军步兵师,自己的乌拉尔第四骑兵师在第三道防线侧翼做机动部队。
名义上的乌法战役总指挥佩佩利亚耶夫给东南集群配备了6个白卫军炮兵连,其中四个75毫米口径野炮连,两个75毫米口径山炮连,每连是六门火炮,加起来一共才36门♀是乌法守军不多的炮兵家底中的三分之一。
事实上由于乌法志愿者步兵师半个月内匆匆成军,从来没上过战场,放在第一线那铁定是给人当炮灰的干活,最后东南集群的第一道阵地的防守任务,还是给了白卫军步兵师-乌拉尔钢铁人师♀个师差不多有9000多人,不少是沙俄军队复员的老兵,也有不少是失去了战马的哥萨克,纪律虽然差点,战斗力还是相当可以。
乌法第一志愿者师则和另一个白卫军步兵师-伏尔加农民师固守第二道阵线,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和他的参谋长谢尔盖.米哈伊诺维奇都是久经杀场的老将,每道阵地后都架设了执法队的马克沁机关枪,没有命令而擅自撤退者,格杀勿论!事实上这也是全体乌法白卫军守军得到么命令。
城市上空电线木杆上的高音喇叭则不停的在呼喊着口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