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五章 土地和粮食最关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五章 土地和粮食最关键 (第2/3页)

去一个都不行,所有跨入乌拉尔山口的人群都必须的关口登记注册,并根据职业和技能疏散和安顿到西西伯利亚平原西部的城镇和农村里去。

    看着兵荒马乱的人多,每天都有十几万人群过境,但秩序却被联军管理的井井有条,向东迁徙的人群到过了乌拉尔山口的米阿斯关口,就被铁丝网隔离的通道引入关内一南一北两个大的营区,每个营区至少能容纳20万人,错落有致的搭着简易的帐篷,沿着湖泊,挖了排水沟渠并架设了自来水塔,厕所也都挖的整齐划一,每个从乌拉尔山脉以西过来的流民在这里登记并汪数rì后。

    再根据个人的意愿,结合西西伯利亚自治zhèng fǔ各地区招工以及招募农民的需求,而被分散到各城镇的工厂以及农场和村落中去。

    没有通行证的流民不能离开这两个临时营区,当然,不会饿死,营区的稀粥和面包由西西伯利亚自治zhèng fǔ免费提供,吃饱是不可能,但肯定饿不死。敢于违反营地管理条例或者穿越军事禁区的,一律格杀勿论。

    难民中也混着苏俄方面的地下工作者和侦察员,有些还躲过了联军的甄别,以各种掩护的身份像水滴一样渗入了西西伯利亚大平原的城镇和乡村,但是,要想开展活动就比登天还难,保甲制度是当地土地改革之后紧接而来的举措,所有陌生人的出现都会被第一时间报告给村委会和镇委会,接着而来的事情可想而知。

    被动员起来的当地居民保卫自己的私有财产和土地不被没收和征用,这种保家卫国的热情和果决是冒着风险回来开展地下活动的布尔什维克分子们很难想象的!

    中国人和rì本人来了这里,带来的是粮食和玲琅满目的商品,特别是中**队出现后,连rì本军队都没再敢从农民手里抢过哪怕一粮食!而且西西伯利亚临时zhèng fǔ的公告说了,三年免田赋和一切农民头上的捐税,每家每户超过人均40亩的土地被zhèng fǔ用中元和国债债券赎买了。

    地主和富农想不通的很少,毕竟这块土地上地主和富农们的土地,在去年十月之后有短暂的那么几个月时间已经被布尔什维克们没收和无偿征用,敢于反抗的都被镇压了,这会儿跟着中rì俄联军杀回来的西西伯利亚自治zhèng fǔ虽然不知道能不能长久,好歹按着人头算把人均40亩以下的土地都换给了原主,超过的部分直接用市价和现金以及债券赎买了,当然,乐意要粮食券的也给与满足!

    什么事都怕比较,这么一比较,地主和富农再想不开的就少之又少,而贫雇农们能跟着布尔什维克向西撤退的都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