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军统帅的战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军统帅的战略 (第3/3页)

是商人,对那个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来说,只要德国肯停战,美国随时都举双手欢迎,前提是德国得为之前三年半的战争付出代价。

    而这代价,可能远超德国在东线从俄国人身上抢来的那么些领土资源和人口。

    当然,鲁登道夫内心深处的隐忧还在于,布尔什维克在俄国掀起的波澜和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变,很有可能这运动会不断蔓延和渗透到周边国家的工人和老百姓中,德国各地的工人也出现了罢工的风cháo,虽然工人们第一时间被军队送回了车间,但是如果长此以往放任下去,谁知道德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俄国?

    当年那个什么主义可是在德国诞生的!这一点虽然德国的有识之士都不啃气,但大家每次谈到俄国的局势时,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叹息却一目了然。

    德军主力绝不能在俄国那个泥潭里陷的太深太久,芬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波兰、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这些已经**和宣布了自治的国家,是面对苏俄这个泥足巨人的包围网和缓冲区,谁知道布尔什维克和他们那个主义会把俄国最终搞成什么样子?

    德国不能冒被同化或者一起被异化的风险,这不是单纯的国家利益的问题,这是颠覆了整个意识形态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在1918年3月初,德国陆军统帅鲁登道夫加紧了把主力从东线西调的行动,当然,还有一列列从占领的俄国土地上运回来的谷物和粮食。

    粮食是稳定一切压倒一切的硬通货,在1918年的这个chūn天!

    于此同时,随着德国将被占领的俄国领土上的谷物和粮食掠夺一空,又正值chūn天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刻,1918年俄国史无前例的大饥荒终于爆发!

    三年半的战争中,沙俄zhèng fǔ、临时zhèng fǔ大规模的动员和征兵,在使得俄军成为全世界最庞大的军队的同时,也使得广大的农村失去了自己的壮劳力,三年半的战争中,俄军最多时曾高达500万人。

    当然,除了当初被鲁登道夫在东线的成名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围歼战,史称“坦嫩贝格战役”中一举围歼的俄军主力第二集团军之外,很多俄军集团军中三个士兵共用一把枪是常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