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铁血与柔情 (第2/3页)
时候战死或者进了战俘营。
战俘的下场就只有一个:被运回黑龙江中东铁路沿线的煤矿和铁矿去服苦役,中国参战军的俘虏政策很奇怪,在开战之前所有愿意放下武器的苏俄军人都被视作平民,但一旦战斗开始,要么被打死,要么就是当了俘虏,没有第三条出路。
中国参战军承诺保护当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前提是他们遵守《占领区治安管理条例》,不做任何违法和针对中**队的敌对活动,否则,他们就是中国参战军的敌人,而中国参战军对敌人的铁血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星期,却已经连久经沙场的rì本第十二师团看了都不寒而栗!
当然,此刻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战斗,四个中国参战军整编师的新老战士们,不少人从见到第一具尸体吐了一地的新兵,慢慢成长为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铁血战士,在赤塔一战,甚至出现一场战斗狙杀苏俄军队近50人的王牌狙击手。
从满洲里和绥芬河,每天出境和回返的火车几乎昼夜不停,运出境的是粮食和军火后勤物资,运回来的煤炭、矿石和原木,4700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周边依然活跃着苏俄游击队的身影,隔山差五的总也不断有火车受到攻击铁路遭遇爆破的消息传来。
在中国参战军的扶持和纵容下,当地那些已经接收了现实的居民则自发的组织起来巡逻和护路,中**队惩戒游击队的方法很另类也很有效,哪里的铁路受到游击队的破坏或者巡逻队遭遇袭击,事发地点前后三十里之内所有的车站和城镇都将停止发放那一份免费的口粮。
直到游击队被当地居民检举揭发和交出来为止,否则就一直不在发放粮食,这一手称得上是釜底抽薪,游击队也需要粮食,这个chūn天俄国的饥荒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
如果因为袭击中**队和铁路而断送了附近俄籍居民的生路的话,那可真别怪这群当地的老少爷们为了一家老小的生存为参战军通风报信来当一次俄jiān!
中国参战军的军纪严格到当地老百姓都于心不忍的程度,擅闯民宅就是个死罪,不怕死你尽管去当地老乡家折腾,而且中**队不允许单独行动,站岗执勤放哨巡逻,至少是一组2个人,多数是半个班或者一个班。
红底白圈黑sè模范二字的袖章渐渐成为这个chūn天,4700公里铁路沿线最靓丽的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