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投奔高尔察克去 (第2/3页)
意,吩咐全军选个背风的地方安营,等明天向东开拔去中国人占领下的乌兰乌德好好淘换点吃食和武器来!zì yóu俄国的旗帜不能砸在自己手里!
要说谢苗诺夫手下这批2000多人的残兵败将,倒是从中国带出来的1000多人算是主力,这帮人在中国呆的时间久,反倒觉得中国人容易打交道,瞧着也亲切,比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区这帮生番一样的哥萨克老乡要容易相处的多。
因此谢苗诺夫总司令一说明天往东去找乌兰乌德的中国人打牙祭,倒还真鼓起了点士气,不少哥萨克荷荷狂叫,权忘了两个钟头前在彼德罗维奇的哥萨克骑兵团追杀下那个惨样,纷纷攘攘胡乱就在背风的野地里扎下了营盘,一心等着明天去找中国人要给养和接济。
回过头来说彼德罗维奇,这厮再一次打垮了谢苗诺夫匪帮,算是给沙俄正规哥萨克军人挣回了点脸面,不过sè楞金斯克遭到了洗劫,剩下的粮食根本也不够自己的骑兵团维持多久的,这厮又不放心一百公里外乌兰乌德的中**队。
“谢尔盖.米哈依诺维奇,中国人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一天突进230公里突袭乌兰乌德,据我估计,明天他们坐着火车奔袭这里太容易不过了,你看我们团下一步行动该如何安排?”彼德罗维奇一边狼吞虎咽啃着勤务兵图尔金替自己烤的一块马肉,一边含糊不清的问着对面自己的参谋长!
“团长,你真想好了?咱全团的前途可就在您老人家一句话里了!”谢尔盖的祖辈是从顿河迁徙到乌拉尔以西地区的哥萨克,几代人下来这会儿光属于家族的土地就有上千公顷,苏俄新政权的《土地法令》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刺,彼德罗维奇老家也是良田无数的主。
早几天还在乌兰乌德时,这俩搭档一拍即合,要离开乌兰乌德,去乌拉尔的乌法投临时zhèng fǔ去,那个军事部长高尔察克海军上将可是俄罗斯的民族英雄,当年北极探险的牛人,要是跟着布尔什维克走,rì后怎么面对老家的父老乡亲?
扯着嗓子喊,“乡亲们,我彼德罗维奇回来了!粮食什么的统统交出来,地主的土地宅院全部没收充公!从我彼德罗维奇家开始?”
是个人都做不到,这就跟王庚前世读那个《静静的顿河》时一样,格里高利选择的道路,是绝大多数地主阶级子弟出身的沙俄中高级军官们的共同选择,这时代的俄国老百姓,无论是自耕农、富农还是小地主大地主,靠几辈子勤劳致富的不在少数。
这些自给有余的哥萨克家庭培养出来的子弟,从军后很快成为沙俄军队的中坚力量,这时候突然要他们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