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太监张诚(求收藏) (第2/3页)
震惊。不受地方官员管制?那还是不是朝廷的人了?地方官员,也是朝廷任命的官员。难道,犯法了也不能管吗?
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也就是刚刚要皇上严办张卫国的官员,又带头出来,抨击张卫国。“皇上,此事万万不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行慈善券的人,也是人臣。若他们作奸犯科,难道地方官员也没有权利办他们吗?皇上,万万不能答应呀。臣恐这慈善券是助百姓为假,害百姓是真。古人云,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若百姓为了几顿粗粮,就丢失圣人的教导。微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请皇上三思!”顾宪成跪在朝堂上,乞求着万历。
张卫国记得,历史上对明朝的评价,就是八股文泛滥。中学时,有本课文叫《范进中举》。只要考中八股文,就可以一人得道,全家升天。所以,明朝学子,为死读八股文,不思进取。这些学子,只要考中秀才,就可以免劳役,免税赋。
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不得自由发挥、越雷池一步。
用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文官,能开明到哪里去?所以,他们处处与张卫国做对,也不足为怪了。张卫国没有和顾宪成争辩什么,和这样动不动就来几句之乎者也的人争辩,会死的很难看。张卫国在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