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董沛告密 (第3/3页)
,而董沛原本就是心狠手辣的人,这中间必定会出问题。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报社的线索费制度。一般的都市报都会设立热线电话,接线员负责接听社会人士打来的电话,登记各类新闻线索,一旦线索人提供的线索得到了记者的重视,经过记者调查采访后写下的稿件一旦刊登,报社都会付给线索人数额不等的线索费,提供一条重大的新闻线索会得到300-500元的线索费,普通的新闻线索也能得到100元左右的线索费。接线员在登记线索后,会留下线索人的姓氏和电话号码(比如登记张先生、什么什么线索、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这样方便在稿件刊登后付给对方线索费。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报社用现金征集新闻线索的制度让很多市民看到了挣钱的希望,不管是风是雨,总会给报社打电话,希望能获得这些曝料费。
董沛的生财之道就是把这些从其他报社弄来的稿子属上了自己的线索人,因此线索费也就成了他的个人资产。就因为这样,他和老朱产生了难以弥合的矛盾。比如说,老朱给方一杰提供了一个线索,方一杰登记的线索人就是老朱,稿子上报了之后线索费要给老朱,但是方一杰在老朱之前把这个线索告诉了董沛,董沛就给自己的报社打电话,说有了什么什么事,线索人是他自己杜撰的“张先生”、“夏女士”之类,然后随便找来一张“张先生”或者“夏女士”的身份证给报社,这线索费就到了董沛自己手里。而这个线索最初是从老朱那里出来的,怎么可能是“张先生”、“夏女士”之类呢。就这样,老朱找董沛要线索费的时候,董沛说这是他的线索人告诉的,拒绝把线索费给老朱,于是两人就杠上了。
有几次老朱竟然到《神州时报》社投诉董沛,说他不给线索费,立马就把董沛就惹怒了。当然这些是方一杰后来才知道的。
不管怎样,老朱的消失的的确确是在市局调查组到访《神州时报》之后发生的,这样方一杰基本肯定了是董沛把老朱给出卖了。
根据方一杰后来的了解,当市局调查组查到《神州时报》后,董沛把老朱的情况原原本本抖落了出来,于是,老朱就这样落马了。
老朱被停职查办,关了进去,听一个跑jǐng局口的记者私下打听,老朱被判了三年,罪名是什么,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