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全总介入 (第3/3页)
工人正排成一队,眼中充满了兴奋与喜悦,几个排在队伍后面的小伙子还时不时地踮起脚尖,晃着身子朝队伍前面看去。
队伍正前方,两个人正在一遍遍地点着一叠有红有绿的钞票,随后逐个发给了这些吃了一个月馒头的小伙子们,拿到钱的人开始签字、钱至少要数两遍……
二十多人拿到了一万五千多元的血汗钱,随后他们的工棚将被拆掉。
在他们拿回自己简单的行李后、在搬出他们居住了一个多月的“家”之后,两名穿西装、领导模样的男子开始指挥人动手拆工棚。
拿到工钱的工人们也过来帮忙,一起拆除这个此前他们简易的“家”,此刻,包工头已经为他们结清了工钱,他们没有再继续留下的理由,可是,今晚他们又该住在哪里?
方一杰在现场没有看到工人里的大学生小马,忙问旁边一位年纪较大的工友。
“昨天晚上就走了,说是回家了,哎……再多等一天就好了!就能拿到工钱了。”工友不断惋惜。
“他的新衣服买了吗?”方一杰问。
“没钱当然没买到衣服了,哎……再多等一天就好了!”
……
方一杰当天撰写的稿件可谓结局完美,除了提前回家的大学生小马外,其余26名民工全都拿到了工钱。但是方一杰同时也感到一丝无奈,中国的弱势群体太过庞大,他能帮忙解决的问题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由三天来的忙碌中,他也真正体会到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公器,的确能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但同时,媒体的声音作为一种空中楼阁,有时又会非常无力,它不是国家机关,它没有执法能力,它缺乏生产能力,它有的,只是一种记录的功能,似乎,这也就是媒体人之所以叫做“记者”的原因。
第二天,方一杰的稿子又发了一个整版,因为总编辑跟他事先说过,所以这不过是他意料之内的事情,“民工事件”也由此告一段落。由此,方一杰也成了本市都市报领域的红人,跟徐总说的话一样,是“金牌记者”。
几天以后,方一杰作为“金牌记者”参加了市公安局的特别年会,特别年会邀请市内各主要新闻单位的媒体记者及主要领导参加。由此,方一杰开始接触jǐng方内部一场史无前例的整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