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铁胆担道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章 铁胆担道义 (第3/3页)

了他们的“生活”――遇到大雨他们蹲到天亮,因为这个窝棚无法挡雨,只能蹲在床板上;

    揭示了他们的“尊严”――他们不想被人瞧不起,因为这里连衣服都无法换,每天只能吃馒头就咸菜;

    解释了他们的“待遇”――包工头认为这样很正常,因为他们正在享受锦衣玉食,即使这些临时工变成冻死骨也与他们无关。

    在稿件后,方一杰加了一段深沉的按语:

    “昨天,本市暴雨如注。然而,来自外地的27名农民工却只能睡在三环一过街天桥下,这种近似于露天的地铺生活,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

    “他们有工作。他们负责修理三环路上的过街天桥:清理防滑槽、橡胶皮、打磨高度等等。然而,自一个多月前来本市,他们便开始了在天桥下打地铺的历程――但是不巧,他们又赶上了本市的倾盆大雨。

    “他们不乏文化。两名准大学生说他们从来没来过这么大的城市,正想看看名胜古迹、长长见识。

    “但是,他们的包工头却说:睡在天桥下,这很正常……”

    就在方一杰撰写这篇稿件的时候,《娱乐报》当rì的选题会却炸开了锅,有的领导称这类事情在哪里都是司空见惯,根本没有新闻价值,主张“冷处理”或是干脆舍弃,有的领导却认为此事可大可小,具有典型意义,最后,在部门陈主任的强力推荐下,总编辑一锤定音,决定刊发通版报道,内含方一杰撰写的特写及按语,配三幅大图。当晚,方一杰与编辑讨论改稿到12点。

    次rì一早,方一杰便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祝贺短信从睡梦中叫醒,有鞠彦发来的,有《神州时报》董沛发来的,有“影楼底片事件”当事人于哥的,甚至连老朱和老何也发来短信表示佩服。

    另外,报社从上至下、从总编辑到部门陈主任,都鼓励方一杰继续关注此类事。在这种鼓舞下,方一杰誓要将此事彻底曝光,直到解决问题,于是他开始对此事“刨根问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