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电台同行 (第3/3页)
这时,方一杰也看到,一个中等个头的女孩在斜坡下朝上观望,穿着一件蓝sè女式夹克,头发扎成一个大辫,手里拿着一个采访用的黑sè小话筒。看样子她也想爬上来看一看。
这女孩走到方一杰爬上高速路的地方,可是发现有点高,爬上来有些困难,正在犹豫间,方一杰走了过去。
“你也要上来吗?”方一杰问。
“是啊,我是电台的,想问问司机当时的情况,我需要录音。”
“你从这里上来吧,我拉你一把。”方一杰指了指旁边的一个缓坡,伸出了右手。
“好啊。”女孩说着一脚踩在斜坡边上,一只手也伸了过来,方一杰顺势将她一把拉了上来。
“谢谢你啊。”女孩笑了笑,有点不好意思。
方一杰觉得她的手掌不大,暖暖的。
“没事,都是同行嘛。情况我都问得差不多了,你过去再问问吧。”
方一杰把司机一一指给这个电台女记者看,随后她拿着话筒采访了当时的情况。
过了一会,卡车司机的老板铁青着脸赶来了,配合着交jǐng解决问题,同样,他也被好几家媒体记者采访了一遍。保险公司的人也来了,拍照登记情况。随后吊车将卡车扶正,拖车赶来将卡车和被撞瘪的金杯车拉走。
这时,本报摄影记者刚子也拍好了照片,大家打了个车准备往回返,顺便也叫上了电台的女记者。车上,大家开始互相介绍。
“我叫鞠彦,市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的。”女孩大大方方地递给方一杰一张名片,方一杰也回递了一张名片,大家就算是认识了。
“以后有啥好线索可以互相支持一下。”方一杰为了工作,没少跟同行说这句话。
电台离得远,鞠彦中途下车,另打了一辆出租车回单位,方一杰和刚子回到报社。
稿子写得差不多的时候,方一杰给鞠彦打了个电话,跟她商量一些具体的数据和措辞。第二天,这稿子登了出来,《高速路撞车上演“天女散花”》,成了当天社会新闻版的头条,而且还上了报纸头版主图——《南石高速花盘堵路》。而这天电台的头条新闻也是此事,方一杰在广播里听到了鞠彦的声音。
鞠彦是方一杰认识的第一名电台的记者,而且还是个亭亭玉立、端庄秀气的美女,这让方一杰十分感兴趣,所以此后经常给她打电话,把自己知道的新闻线索告诉她,同时也希望能从电台搞到好线索。
但鞠彦却不怎么给他好线索,原因是电台的规矩不一样,她们的线索都是由编辑在收集、整理和派发,记者很难掌握大量线索,再加上跟方一杰也不是很熟,所以有一段时间,鞠彦很少主动跟方一杰联系。
尽管如此,方一杰还是努力在融化这“冰块”,之后不久的一次采访就让鞠彦对方一杰十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