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跑水事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章 跑水事故 (第2/3页)

最忙的应该就是媒体记者们了。文字记者都在附近问这问那、左打听右请教,而摄影记者则一律架着“长枪短炮”在拍照。方一杰也作为文字记者在附近查看现场。

    《娱乐报》摄影记者刘东天也来了,跟方一杰打了个招呼后,他开始在桥上、桥下、路边找点拍摄,拍完之后便在附近找了个手机店,借店家的网线、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将照片发到了报社,随后撤离了现场。方一杰看见事情还没结束,仍然继续在现场盯守,随时了解最新进展。

    最后赶到现场的是电视台的采访车,直接开到了抢修指挥部的工作车旁边,车上窜出几个人,有的手持话筒、有的肩扛摄像机,一大帮人开始“围攻”抢险指挥官们,原本正在车里吹着空调的这些官僚们不好意思再呆在车里,都走出来接受采访。

    而在另一方面,这里似乎也成了普通市民、特别是小孩子们的乐园,很多人在这瞬间造成的场景里找到了乐趣。正值炎夏,不少骑单车经过的人脱掉了鞋袜,在桥下的汪洋里架起了一台台水车,两侧则荡起水浪。小孩子们将这里当成了天然的水塘,在水里嬉戏打闹。

    这时,方一杰正站在北太平桥下。对这些情景,他都在一边冷眼旁观,有些兴奋,又有些麻木。因为职业习惯,他对新闻现场发现的一切早已见怪不怪,套用一句广告语就是,一切皆有可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存在即合理,所以发生了也没必要惊奇。他在观察着附近的一切,每个人的表情、每个人的动作,从每个人嘴里吐出的词句……

    几个月过去了,他对这个职业已经逐渐习惯,社会百态已经呈现在他的眼底,一般的事情已不能让他大惊小怪,这一次也一样,虽然现场出现的“城市汪洋”丰富了他的视觉体验,让他在一瞬间想起了南方家乡磅礴的河流,但他总觉得这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能相提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