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互通有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章 互通有无 (第3/3页)

新街口东街小学,这里是一条老街深处的小巷,附近几栋旧楼上写着大大的“拆”字,四周冷冷清清,确实不好找。

    教学楼有五层,旁边是个两米多高的围墙,墙外确实是一个工地,不算大,只有几百平米,工地土坡上的一棵小树已经被烧得枯黑,工地内已经挖出了几个大坑,下面正在铺地基,两辆铲土机还在附近停着。两个工人在大坑边转来转去,一声不吭,表情十分严峻,就像清早在公厕里排队等候出恭时的模样。

    工地是事故方,再加上民jǐng和媒体记者的“狂轰滥炸”,工人们已经学会了沉默,对事发qing况守口如瓶,方一杰根本无法从他们口中问到有价值的东西,只好改去问附近居民和学校的门卫,这才知道了事情的大概。

    原来工人们在施工时用使用燃气切割金属,不慎将气瓶泄露,气瓶内的乙炔气体爆燃,火窜了好几米高,工人们四散奔逃,但是火虽然大,却并没有伤人,由于燃料挥发得快,火势很快就熄灭了。一墙之隔就是小学的教学楼,学校里正在上课的师生们吓得够呛,几百人紧急疏散,退到cāo场,等jǐng方处理完现场后,学校宣布提前放学,孩子们这才走出校门,和焦急等候在门外接孩子的家长们回合,陆续回家。

    采访结束后,方一杰找了个地方胡乱吃了口饭,之后就到了下午2点多,快到报选题的时间了,明天报纸上的头条基本上这时就能定下来。他想起了之前那个货车剐倒墙埋了两个人的事,于是给董沛打了个电话过去。

    “小学工地爆燃的事我采完了,那个货车剐倒墙埋了俩人的事什么情况?”

    “那地方是个很老的二手车市场,正在拆旧房,那货车后车厢里装了个铁架子,出门时铁架子剐在墙上,墙就被剐倒了,正好有俩人在旁边收破烂,就被砸到了,一死一重伤……”董沛没去现场,但同样知道得很清楚。

    “好吧,我找网吧报选题写稿了,稿子和照片你快点给我。”方一杰催董沛快点把稿子给他。

    “你怎么不去报社写啊?”董沛有些明知故问,但还是要逗逗方一杰。

    “我去找死啊,主任要是知道我没去新发地,那我就全穿帮了,那稿子你赶紧帮我弄过来。”他又重复了一遍,

    “没问题,等那稿子上了我们报社的传稿系统,我帮你弄过来。”董沛的路子有些野,“小学那稿子你写完也赶紧给我,你再改一份自己用,你给我的稿子我直接给我们报社了,我没时间改了。”

    “靠,太过分了吧,你给你写好的稿子,你改都懒得改呀!”方一杰算是遇上他大爷了。

    “你还想不想要新发地那稿子和照片了呀?我说了没时间改了。”董沛呵呵笑了两声,知道自己又得逞了。他抓住了方一杰的软肋,这稿子方一杰必须通过董沛才能拿到,谈判的筹码在他这边。

    晚饭之前,方一杰将工地爆燃的稿子写好,发给了董沛,自己又匆忙改了一份发到《娱乐报》,之后就一直等董沛给他传新发地的稿子和图片,直到报社快截稿时董沛才通过qq传了过来,急得他一身冷汗,同时也被排版编辑催得焦头烂额。

    忙完了,方一杰在网吧玩了会儿游戏。这时天sè已大黑,董沛开车来找方一杰,两人喝酒聊天,玩得十分开心。第二天,方一杰写的气瓶爆燃稿上了头条,墙倒砸人的稿子上了个二条。董沛则一共发了三篇稿。

    方一杰和董沛的做法在行话里叫“串稿”,两人始终做得天衣无缝,两边报社都不知道,因此两人的发稿量也经常是居高不下,遥遥领先报社的其他记者。董沛除了跟方一杰串稿外,还跟其他几家报社的记者串,他这里几乎成了“报料中心”,几个报社的线索他都能搞到,用同样的方式调配着这个城市的热线新闻线索和机动记者们。

    方一杰与董沛几次“互通有无”后,也渐渐肆无忌惮起来,慢慢地,他的发稿量就上来了,连续两三个月居于部门首位,连老记者也被比了下去。不久,方一杰就提前结束了实习期,改签了试用合同,此后,主任向他承诺只要保持成绩一到两个月即可转成正式记者。一想到记者就是“无冕之王”的那个说法,方一杰干得更起劲了。

    他要快速证明自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