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初到报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章 初到报社 (第2/3页)

火灾、爆炸、工地事故、打架斗殴,另外还包括社区纠纷、噪音扰民、食品安全事故等等。总之,大千世界,社会百态,悉数涉及。

    该里也是整个报社上上下下工作最为艰苦的地方,所有苦活累活都由这里做,其他部门需要机动记者时也可以随时调配这里的人出动,因此本市各都市报的这个部门都流传一句用人原则:“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

    长此以往,这里的女记者每天脸sè蜡黄,男记者则个个如民工一般。而某君网名最是传神,号曰“新闻民工”。

    这个城市面积很大,分成十几个区县,数目比这个部门的正式记者还多,但是报社所接到的新闻线索有限,为了避免大家像无头的苍蝇胡乱碰撞,为了避免大家因为太混乱而产生恶xìng竞争,为了必须有纪律听指挥,这个部门实行区域负责制,某记者一般只在某一区域内活动,并对这一区域内出现的各类大小事件悉数负责,除非其他区域出现人员短缺,任何人不得轻易插手其他区域。

    不久,方一杰被分在了南区,由于还在试用阶段,所以其他区域内的新闻现场他都可以跑。南区是全市治安形势最为严峻的区域,黄赌毒三害暗中聚集,经济发展状况在市内毫无优势可言,更没有像样的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等,但夜总会、洗浴中心却是全市最集中之处,凡是去过这些烟花之地的人都知道,这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所在,是城市中罪恶的渊薮,无数肮脏的交易都在这个区域内完成的。

    “复杂点也好,新闻线索会多些。”他这样想。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用在这里正好合适。

    刚来报社的几天,方一杰基本上都呆在办公室里看报纸,这也是部门主任的意思,据说是为了熟悉本报的风格。这期间,他也随着一些老记者出去跑了几趟,本报的风格也确实了解了一些,那就是新闻偏重于娱乐xìng,满足市井小民的猎奇心理,而对于一些严重的群体纠纷、恶xìng事件则慎重报道,或是淡化处理,甚至置之不理。

    接下来的几天,他参与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