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本书后记 (第1/2页)
大家说是狗尾续貂也好,是画蛇添足也好,本书写完了,我准备在这里再写几笔感言,对于这么沉闷的一部小说来说,既然各位都看到了最后,自然不会介意再把这一小段文字看完。写完这一段,我可能就要永远告别这部《记者生涯》了。或许我的下一部作品会比这部更jīng彩,但是正跟国内文学重镇起点中文网一样,这部书也是我的“起点”。
任何人在最初开始写作时,都是源自于那一股自信,来自于那一种理想,来自于不一定是名垂千古,至少也是要青史留名的那种想法。我的说法可能不够准确,但是写作是源自于最初的那一种冲动,这一点恐怕无人可以否认。只有巨大的创作冲动,才会促使作者每天坐在电脑前,不断敲击着键盘……
我最初的创作动机便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冲动”。
前面我写过一个“阶段xìng小结”,提到了部分的创作动机和过程,现在再补充一些,这也是最初在本书的简介里有的,后来删掉了。我曾经说过这部书是由我的真实经历改编的,后来我删掉的就是这部分说法,因为我发现我错了,我的真实经历实在是太匮乏了,三百六十行,我不过干过三四行,很多作家甚至没有职业,如果都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当作素材写作,那大家都得歇菜。鲁迅先生就批判过这种观点,他说,“作家要写一个jì女,不必自己也去卖吧!”
我用真实经历写了几万字之后,发现自己实在是难以为继了,键盘敲破了也敲不出新的章节,于是我只好停笔,给自己做总结,自己给自己看医生……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上述的道理。于是我放弃了自己的真实经历,我开始大量地收集报纸,从新闻的字里行间了解中国社会(特别是běi jīng)每天发生的各种事情,这些事或可怕、或可爱;或荒诞、或暴力;或只言片语,或长篇累牍。总之,这些社会新闻事件弥补了我的社会经验的不足,让我有了更多想象和发挥的素材。我们不要忽视了我们身边社会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