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残男青年靠1根手指敲出百万字小说 (第2/3页)
7岁时高淳进入常熟报本中心小学读书。虽然没上过幼儿园,但他学习刻苦用功,下课时同学们都到cāo场上玩耍,他就坐在教室里复习。毕业后他进入常熟第五中学读初中,成绩在全班依然名列前茅,三年初中,全班排名第四是高淳成绩最差的一次,先后获得“常熟市十佳好少年”、“常熟市jīng神文明建设十佳标兵”等称号。中考时,高淳的体育成绩是零分,但文化课总分621分,达到当时常熟市重点高中的分数线。
一根指头“用活”鼠标
由于身体原因,高淳没能进入高中读书。中考后一直待在家里的他十分苦闷,觉得生活失去了前途和希望。无奈中,他选择用写作来排遣内心的苦闷,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写在文章里。1996年,他创作的一首诗《黄河魂》发表,他开心地拿着5元稿费让父亲去买了2包花生米。他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比较喜欢文学,四年级就开始写一些侦探故事。“在家以后,1999年我的第一篇小小说《请柬》发表,后来先后向当地报纸投稿,3篇文章都发表了。这对我鼓励蛮大的。”2002年,他报名参加了běi jīng鲁迅文学院培训中心4年的函授学习,系统学习文学创作知识,使他对文学创作的感悟和技巧有了很大提高。
2003年起,高淳开始了长篇小说《风逝》的构思,2004年8月2rì正式开始写作,但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他用勉强能动的右手食指控制鼠标点击屏幕上的软键盘写作,每打一个字要点击四五次,笔划多的字要点击七八次。每天7点多,高淳在妈妈的帮助下起床,在电脑前开始写作,除了吃饭和休息外,常常写到晚上9点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