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随笔:诸葛亮之前早有人草船借箭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随笔:诸葛亮之前早有人草船借箭了! (第1/2页)

    (下一本准备写古典题材,所以写点文化随笔。)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是作为历史小说而闻名于世的,全书表现了三国时代波澜壮阔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同时书中也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诸葛亮就是这其中最有代表xìng的人物,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罗贯中“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虽然语意含贬,但亦不否认他的成功之处。在此书描写诸葛孔明jīng彩智慧的诸多章回之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堪称经典,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类似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早就出现了。

    下面我先为大家回顾一下诸葛亮版本的“草船借箭”。这个桥段是大家在小说原著、电视剧、电影中所熟知的,在此我只做简单勾勒。

    周瑜作为孙刘联军的总指挥,责令诸葛亮在十rì内赶造出十万支箭,孔明踌躇满志地保证只需三rì便能办好,气量狭窄的周瑜早有除掉孔明的决心,于是借此让孔明立下了军令状,一旦他不能如期赶出这批军火,便要杀他祭江。

    这么重大的军事任务如果是交给其他人来办理,多半是心急如焚如坐针毡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此后两天多的时间内,孔明没有做出任何造箭的动作,直到最后一天晚上,他才指挥二十条草船开上了江心,驶向曹军的水营……

    在大雾弥漫中,孔明命令擂鼓作势,多疑的曹cāo并未出兵迎敌,只是传令长江前线的弓弩手轮番放箭,一时间万箭齐发shè向江面……很快,孔明的草船上就插满了货真价实的军用竹箭。

    天sè朦胧中,草船驶回江东,点检箭数,竟然超过了十万支!周瑜口瞪目呆,孔明则在一旁颔首微笑、羽扇轻摇……

    此番“借箭”充满了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智慧,但是就像是罗贯中笔下多次写到“火攻”一样(以火烧赤壁为高cháo),这个“借箭”的故事也并非作者第一次用到。

    为什么这么说?各位别着急,看我摆出资料来。

    在“毛本”(清代毛纶、毛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