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哈本尼斯 (第3/3页)
大学和五所职业学校。大多数年轻人在毕业后从事水产养殖和餐饮业,这里的海产品百分之七十销往利比亚。
张正对这里的两所大学很感兴趣,一所在海上城市的边缘,叫海洋大学,一所在靠近中部的地方,是教会学院,本来哈本尼斯只有一所大学,就是教会学院,两年前为了满足海产养殖对人才的需求又新建了一所大学,这所大学是在海上城市的边上又接了一个新模块,这个模块与原来的模块区别很大,是一个更加定制化的模块,专门为大学设计的。这个板块没有顶层的绿洲,完全是为了教学需要而设计,最高的建筑水上六层,水下三层,是目前海上城市的制高点。
虽然跟着导游来过,但张正还是本能地觉得大学有些神秘之处。他为了不引起别人注意,换了一身当地人喜欢穿的服装,他在教学楼、科研楼、实验室转来转去、四处搜寻。
当张正走到实验室的时候,他听见迎面走来的两个人在说印度语,他一下兴奋起来,在跟那两个人擦肩而过之后,他转过身开始跟踪这两个人,这两个人走进了一个门上写着新材料研究室的房间,谢春来一看自己进不去了,就走到较远的地方等待,终于等到了下班时间,看见实验室的人陆陆续续地出来了,原来这里还有别的印度人,张正看见一个年级较大、看起来像负责人模样的中年人出来,他就开始跟踪这个人,这个人并没有走远,而是走进了大学内的一个公寓,张正估计他要出去吃饭,于是就在外面等,果然,那个中年学者过一会穿着一身宽松的休闲服出来了,还带着一个印度女人,看样子像他的妻子。两个人步行向城市中心的方向走,走到一家海鲜餐馆进去了,张正也跟了进去,原来早就有几个印度人在这里等他们夫妇了,张正找了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坐下,也要了点海鲜,边吃边寻找机会。大约过了三十分钟,他看到那个中年印度学者站起身朝卫生间方向走,张正也站起身走向卫生间,卫生间只有一个小便位置,张正就在门外等,他做好了准备,掏出窃听器注射金笔握在手里,做出尿急的样子,那人一出来他就快速往卫生间里冲,出来的中年印度学者被张正撞了一个趔趄,感觉肩膀有点痛,有点愤怒地回头看了张正一眼,张正忙满脸赔笑,“对不起。”急忙冲进了卫生间,中年印度学者觉得肩部有微弱的刺痛,身手摸了一下也没有更严重的感觉,就回到了餐桌。他并没有意识到张正已经给他肩部的皮肤下面射入了一颗窃听器。
张正回到公寓,把自己在一个印度学者身上种植了窃听器的事情向谢春来进行了汇报,然后,张正换了一身深颜色的衣服,背着接收天线摸到了中年印度学者住的公寓附近,他看到有个大垃圾箱就找了一个比较大的废包装把自己一罩,蜷缩在垃圾箱旁开始窃听。
张正等到了半夜也没听到一句有价值的信息。
第二天,张正在新材料研究室附近又找了一个监听点隐蔽起来监听,结果听了一天还是一无所获,张正决定再听一天,因为他还是零星地听见他们在谈论玻璃砖的事情。
第三天,张正听见了一个以前从来没听说的词汇“热冰(hotice)”,那个中年印度学者好像在电话里说热冰的实验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