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哈本尼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九章 哈本尼斯 (第2/3页)

能是最奢侈的,谢春来忙问价格是多少,可是工作人员的回答让他感到很困惑,人家告诉他这里免费。

    崔科解释说,这是淡水工厂的蓄水池,淡水工厂把海水淡化后储存在储水罐里,通过管道送到整个城市,而污水回收后经过净化的水就储存在这里,可以用来灌溉农作物,顺便就给大家提供免费的淡水游泳池。

    崔科一直带着谢春来和张正转到半夜,才在分手的时候向谢春来汇报了一下核辐射的事情。原来崔科早就做了准备,因为按照规划的部署,每个海上城市配备一台电磁炮,而电磁炮有可能使用人造太阳供电,而人造太阳会泄露出微弱的辐射,所以崔科就带来了一个核辐射强度测试仪器,那天他只是在海上城市的西岸测试到了极其微弱的辐射,而且不久就消失了,再也没有重复出现过。谢春来听了之后也觉得可能跟电磁炮有关,但要想等待下一个时机也不容易。

    谢春来和张正找导游帮忙办理的临时居住证,两个人分别租了一间公寓,他们打算在海上城市多呆些日子,好好考察一下。其实谢春来心中一直有个疑问,精英财团是如何控制海上城市的,他想借这个机会搞清楚这个问题。

    谢春来和张正开始在海上城市四处寻访,这里的企业、商业基本上都是原来图阿里人带来的,而这里的地产基本都是个人的,因为原来的图阿里人把自己家乡的房产交给哈根那集团保管,哈根那集团将海上城市的房产转到图阿里人的名下。在五十年内,图阿里人有权收回自己原有的在大陆的房产,但必须交回在海上城市的房产。大多数图阿里人都很愿意在海上城市居住,因为这里的居住条件要比他们原来的好得多,生活环境也比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里的政府挂靠在利比亚的的黎波里市,相当于的黎波里的一个区的待遇,但哈根那集团凭借雄厚的实力把哈本尼斯运作成了一个基本自治的城市,利比亚政府仅仅承认哈本尼斯是自己的一个行政区,但不干预哈本尼斯的管理,哈本尼斯采取民选的方式组阁政府,法律基本参照利比亚的现行法律,这里最独特的是银行,这里采用世界货币,但却只有一家银行在这里有营业点,这家银行叫库索马银行,最大的股东是哈根那集团。整个海上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都属于哈根那集团,进出港的货运完全由哈根那集团控制。

    哈本尼斯的政府主要是原来部落的领袖们执掌,这里的城市基础设施非常先进,政府的机构也很精简,只有三十名警察和十辆警车,警察随身配有电棍、匕首和手铐,十把激光枪是海上城市唯一的大规模杀伤武器,被长期锁在武器室里。进出港是严谨携带武器的。当时图阿里与哈根那集团在宗教上达成一致意见,大家默许这里只发展伊斯兰教,为了不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就没有写在法律上,但政府和主要的社会势力都默许这样一种规则。

    哈本尼斯最大的产业是水产养殖、其次是餐饮业、接下来是畜牧业和种植业,没有重工业,这里号称是零污染的世界,走到哪里都干净、清洁,没有灰尘和泥土,这里家家户户几乎是夜不闭户,人们好多年没丢过东西了。这里人们饮食清淡、生活有规律,因此得病的人也很少。

    这里有十五所小学、十所中学和两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