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参观海上城市生产过程 (第3/3页)
公寓单元的道路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很多小商品都可以在公寓的一些小商店买到,而且也开辟了很多休闲的区域,有花有草,老人们在那里闲坐聊天。
张双茂拍了很多照片,他心想这些低收入的人们为了躲避陆地上高房价的盘剥被迫来到海上公寓生活,看来生活得也不错,不用为昂贵的房价而受累,那什么人愿意去海上城市生活呢?
海上城市是一种大规模、群体性的移民,有点像当年以色列人的复国一样,需要信仰和理想。张双茂想到这里产生了想去地中海参观海上城市的想法,但一想自己刚入职,没有一点贡献就提出个人的要求有点不合适,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张双茂抓紧时间又飞到了日本,日本北海道船厂就是第四代海上城市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负责接待张双茂的叫做冈村竖井,是船厂设计院的资深设计师,对第四代产品非常了解。
目前的第四代海上城市产品水面上四层的模块较多,如果加上顶层可以算五层,水下为两层。
水面上第一层是主要的功能是仓储,比较适合货物的运输和存储;第二层为交通和工作层,公路、商店、公司等公共设施在第二层;第三层是住宅层,真正的家庭公寓就在这一层,第四层是文化层,学校、教堂等文化设施在此层,最上面是露台,主要是生产蔬菜和休闲的场所。地下一层是运动层,主要是操场、健身房等体育设施;地下二层是动力层,驱动装置、燃料等都部署在此层。也有一些高层的建筑,但是由于水面部分增高必须增加吃水深度,每增加五米吃水深度,建筑的成本就提高百分之三十,所以海上城市总体看来还是比较平坦的,只有个别模块和单元比较高。
目前的海上城市的功能单元越来越专业化,比如作为发电厂的动力单元、饲养牲畜的饲养单元,大型商场单元,码头单元等等。
海上城市的绝大多数单元在平时是连成一片的,构成一个两公里、甚至十公里直径的海上世界,各单元依靠锁死机构连成一体,第二层的街道就互相连接成公路网,顶层的露台也连成大面积的绿地、甚至是一望无际的绿洲,随着季节的变化,海上城市会调整位置,有时随着洋流票,有时打出跟大风筝一样的拉力帆。
海上公寓的动力主要靠太阳能,在海上城市的边缘有很多太阳能动力单元,太阳能动力单元外形与普通单元相似,只是他不是用来居住和生活的,而是用来提供能量的,如果天气预报报告风平浪静,动力单元就与海上城市分开几公里的距离,就在太阳出来以后释放太阳能发电薄膜,在动力单元的每一侧的舱内有一个大滚筒,20米宽幅的太阳能发电薄膜卷成一个圆筒。在释放时先由两个遥控的小拖船拖动太阳能发电薄膜,一般可以拖出1公里,太阳能发电薄膜就漂浮在海面上,一旦发现天气要变化就启动滚筒收回太阳能发电薄膜。太阳能发电薄膜平时发电用不完,系统把多余的电量电解水,把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分别压缩成液态存在在高压瓶内,夜间或者连续的风浪时则把氢气利用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
海上城市的淡水主要靠离子膜过滤装置生产,淡水生产和储存也在水下二层,高压泵把海水加压,迫使海水穿过离子膜,穿过离子膜的水就是纯水,而海水中的其它成分则被过滤掉。
海上城市的蔬菜主要来自顶层,由于海上城市一年四季都处在温暖的洋面上,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海上城市依靠把植物的茎叶与海洋生物混合作为饲料,喂养猪、牛、羊等牲畜,粮食主要来自于无土栽培生产,海产品来自海水养殖和捕捞。则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张双茂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张燕对张双茂说张正周末一般都要上班,几乎没休息过周末。张双茂为儿子这么热心于工作而感到欣慰,心想,“这点跟我一样,一沾上工作就会忘记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