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鞭尾蝎 (第1/2页)
[[[cp|w:350|h:320|a:l|u:http://file2.qidian./chapters/20136/3/2689893635058662961924883698364.jpg]]]
基本信息
简介
鞭尾蝎(whipscorpion)为演化於三亿年前的小型掠食者,今rì尚存。鞭尾蝎居住於洞穴中,以蜘蛛、昆虫、及其他它蝎子为食。它们拥有威力强大的螫,与能够喷出酸液的鞭状尾巴(用于防卫)。
中文名:雷达蝎
俗名别名:鞭尾蝎
拉丁学名:typopeltiscrucifer
地理分布:亚洲
繁殖方式:卵胎生。
形态
有鞭目
有鞭目(uropygi)是节肢动物门、螯肢动物亚门、蛛形纲中的一个小目。全球约85种,分布于美洲和亚洲的温带、热带。中国已知6种和1亚种。
特征
鞭肛蝎体从小型到大型。美洲巨鞭肛蝎的体长达65毫米。体躯分前体和后体两部分。前体有背甲覆盖,背甲上有8~12个眼,分3组,在近前端的中部有1组,为2个中眼;两侧各1组,各由3~4个眼组成。螯肢分2节,第2节为螯牙,与基节的突出部组成钳。触肢粗壮,分基节、转节、腿节、胫节、基跗节和跗节6节。转节内缘有1片状突起,上有许多锯齿。胫节内末端也有1明显突起,其末端在雌体呈锥状,在雄体呈棒状。基跗节末端内缘有1突起(或称不动指)与跗节(或称可动指)组成钳。步足一般分7节。第1足无膝节,而跗节分9个小环。第1足感受化学刺激和湿度,不用于步行。第2~4对步足为步行足,有膝节;跗节分3节,末端有3爪,行动一般迟缓。
后体(腹部)原由12节组成。第1节形成腹柄;第2~9节宽而分明,有背板、腹板和侧膜;第10~12节退化,非常小,其各节的背板和腹板愈合;第12腹节之后为尾鞭,约由30~40小节组成。生殖孔在后体第2节腹板后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