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公司新人 (第3/3页)
。他愈加兴起,又发文阐述自己的想法,却迎来各种批判、质疑,当然也有支持声。业内这种争论稀松平常,只是话题从历史怎么写渐渐到了争论现在文学界风气不正、投机取巧。后来又是评职称,各种应酬。那些手稿,竟是堆积在手边,几年未曾动过。
此时他在传统文学研究领域已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学者,听陆尧提起,竟觉得自己庸庸碌碌这些年,竟是一事无成。十几年的教授生涯,还比不上年轻时候,自己在学校筒子楼的那间破旧的办公室里那几年做出的成果。
“事在人为。陆尧淡定的声音回荡在一时静谧的客厅里,“上次老师您和我说最近闲下来了,您要是还想继续写的话,现在是个很好的机会。正是因为大众对这段历史了解太少,才是这个课题的意义所在。那样一段精彩的故事,尘封在历史里,太可惜了。
宾主尽欢,陆尧和贺教授敲定了细节。
告别了贺教授一家,在机场候机的时候,顾小砚还沉浸在兴奋之中,她想起最后陆尧说服贺教授的那段话,觉得她们老大真是性情中人。
“陆总,你对魏晋历史很了解吗?那为什么还叫她过来,她昨晚还真的准备到半夜,虽然没用上。
“我昨天看了下百科。陆尧淡定地看着文件。
“您真是忽悠大神。
她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当时被感动了,愤怒地决定接下的候机时间里绝不再和他搭话。
航班又延误了,她一会儿去买零食,一会儿给陆尧带杯咖啡,转悠得他脑袋疼,她还是无聊,又想起陆尧的那篇论文。
好吧,再搭一次话。
“我在图书馆查了两个礼拜的资料。那时候互联网没有现在这样资源丰富,只能翻书。看历史,读前人的评价,找切入点,再总结。写完了,念给别人听。像是回忆起那段时光,陆尧声音地沉下去,神情有些恍惚,“我倒现在都能记得那篇文章。
顾小砚不知道他在回忆着什么,机场人流来来往往,他坐在那里,用一堵墙把自己和外界隔开,不让思绪露出半分。
她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时候的他竟然有些脆弱。
“你做事很认真,所以贺教授才说你一定会成功。你这程序那么厉害,设计也是。
陆尧看了她一眼,像是知道她的心思:“程序可比这简单多了。
“
你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