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历史与创造历史(一) (第2/3页)
却是了解的很。路修远成名了,钱自然不是问题了可是同样的价钱稿件给谁?这还不是看各家的感情?早早总编就以文学交流活动的名义,向作家路修远去了邀请函。邀请作家路修远来福建来交流指导,所有的差旅费全由杂志社来承担,并且提出了由于路途遥远杂志社可以为作家路修远提供机票。这个活动其实也就是旅游一圈,联络一下杂志社和作家之间的感情。(要知道那个年代飞机可不是有钱就能乘得到的,机票基本上有很大一部分是留给各家单位和地方政府的,具体销售的时候要相应的单位开具证明才可以买到的。)总编大人还特意的走了路子搞到了来去新疆的飞机票名额,只要路修远一点头,就可以来福建旅游一圈,福建的旅游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相信只要路修远肯来杂志社就一定有办法将这个王牌新锐作家留住,那时……总编大人陷入了YY之中。
可是没想到杂志社寄给路修远的邀请函却一去杳无音信,路修远没有回信,头几个月总编大人还坐得住。想来很多作家都是忙于创作却懒得应酬,作家路修远的反应也属于正常。可是没过几个月就有一家出版社出了一本叫《人类终结者》的科幻作家也叫路修远。虽然这篇和前一部的风格非常的远,在这部中大量的应用的新的科技概念是一部非常硬的硬科幻,而《第一次亲自接触》虽然也是一部科幻,可却是人文大于科技,感情大于幻想的比较软的科幻作品。可是借着路修远的名头在文学市场上却一炮打红,虽然很多的文学爱好者并没有太多的科学知识,但是这本书中却将这些枯燥的技术描述的浅显易懂,总体来说这部的文学性肯定不如第一部作品,可是对于科幻来说科学的硬部分却处理的非常好,这本书已出版就被要求加印20万册,加上原来预订的40万册一共就是出版了60万册,奇迹的是这么多的数量竟然在短短的两个月中销售一空。
为此总编大人不知烦心了多久,本来植被不甚茂密的头顶又掉了几多头发。
两个月后,另总编更为妒忌眼红的事件又再次上演了,作家路修远的最新大作《黑客第三帝国》由三联出版社出版,这篇中的风格又是一变,整个科幻极为富含哲学思想,充满的对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疑问,用一种现实科技的语言来质疑存在于虚无、现实和虚拟的界限与关系。时值法国哲学家萨特逝世不久,这位哲学家对中国的年轻一代的思想影响巨大。哲学家的死亡引发了中国人对《存在与虚无》的狂热,尽管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将这本厚厚的天书看完。而作家路修远用另一种浅显的形象的语言像大众传播了《存在与虚无》的深沉的思想。奇迹再一次在中国的文学界上演……
“天才,***这才是真正的天才。两个月,两个月一本,这样的作品。”总编大人在自己的家中向着自己的妻子,唠叨着。
“确实,很天才,将一本哲学书变成了一部,这在历史上也不多见,这个路修远思路开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