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9 风的力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019 风的力量 (第3/3页)

说,每人人一天最少要消耗将近30度的电。也就是我们中国想要到小康,每天要发电300亿度,一年要发电10万亿度电,这要消耗多少能源?咱们就是将中国所有的煤都挖光,全部用来发电也用不了几年。这样我们还怎么实现四个现代化?还怎么实现小康?”

    “呃~~”韩虎有些语结,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

    “咱们这个风力发电可是不用消耗任何的资源的,只要电机做好了,可以连续的使用好多年,如果将风轮改成铝合金的,那就更耐用了。每家只要在自己的房顶上放一个这个电机。几乎就不需要在消耗另外多余的电能,富裕的电还能并网提供给工厂使用。还有在国防上也是意义无穷,就好比一些高山上的哨所之类的地方,如果用了我们的这种电机,完全可以不消耗多余的燃料,可以用电来给战士们取暖,而节省下来的运输力,完全可以多运些生活物资,改善战士的生活条件。”韩庶尽力的说服着固执的韩虎。

    一番言语下来,韩虎终于被韩庶的言语打动了,等电机一完成,又忙着去跑动着关于这个集体工厂的事情去了。

    先是团里见只要办成了这个工厂,就不必去搞那个令人挠头的小水电了,显然搞这个小工厂要比搞那个小水电要省时省力。也就同意将工厂挂靠在了团场下面,算是团场的下属集体企业单位,工厂里的职工也算是团场的职工。

    初始的大家觉得欠了韩庶的人情,在加上这个风电机也是韩庶设计的,所以投票一致要求韩庶来作这个厂长。韩庶以自己年龄太小不愿加人,大家一合计索性请了何秀作厂长。

    最终,这个工厂倒底还是办起来了。

    后来因为韩庶家的示范,一个这样500元的风电机完全够十几户人家使用。十几户人家联合购买一台,每家也就是50来元,一个月的工资而已,投资不大,效果不错,还可以永久使用。

    自此后,这种风力发电机的好处渐渐传开。新疆凡是有风的地方,每十几户人家几乎都会合资买上这么一台电机。平时自家用电解决了,富裕出来的电还可以提供给附近的工厂和单位使用。这种价格低廉的小型风电机,由新疆渐渐的传向整个西北地区。整个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西藏、都在使用这种风力电机。

    不过3年,41团的这家小小的风力电机厂,竟然销售了将近100多万台,由一开始的简单的数人合作,发展到了后来几乎全团的职工都加人了这家厂,员工上千,资产数千万。

    韩氏电机,可惜的是当时国内并没有专利法,所以仿制版本,和在韩氏风力电机基础上的改进版本,一时风靡整个西北甚至是全国。到了后来国内有了专利,那时韩庶才去申请了韩庶电机和风轮的专利。又委托了林家大伯在国际上也注册了相应的专利。

    每年光国内的各个厂商,收来的专利费就高达上千万。韩庶倒也不需要这些专利费,索性利用这些个专利费,直接办了一个大型的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自从有了这个科技造血中心之后,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的研制方面,一直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能源技术问世。

    过了90年代由于海湾战争全世界的能源紧张,这种中国产的电机,更是趁着美国战斧导弹的东风刮遍了全球。到2000年中国一共出口此类中国自主产权的电机上亿台,产生效益数百亿美元。

    再说韩庶创办的那家风力电机设备厂,由于这个工厂的集体性质一直没有改变,一直使用这韩庶当初定下的财富分配方法。到了2000年时,工厂内的年收入达50万的员工,几乎就是整个厂全部的员工,人数多达数万。在全世界风力电机市场的zhan有量达到了20%以上。凡是加人到这家企业的员工无一不为自己骄傲,这么一家社会主义风格明确的集体所有制的工厂,却在以西方私有制思维为基础的联合国大会上,无可辩驳的被一致评为现代人类文明奇迹。

    通过大量的专利金,研究中心也是越办越大,到了2000年,研究中心的规模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有各种专业的学士硕士万人,博士以上的专家级研究员也有上百。研究中心投入了数十亿人民币,国家也另外拨款数亿人民币。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托科马克线圈,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研究中心组建的可控核聚变基地,其规模远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联合的可控核聚变工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