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抒胸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抒胸臆 (第1/3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一抒胸臆

    (感谢斯渔投的粉红票。还有哪位亲手里有粉红和推荐票的。投给泠水吧!‵(*^﹏^*)′)

    “听说这南昌有座梅岭,不知离这儿远么?”刘青转头问朱安。

    “回刘姑娘,梅岭离这儿不远,骑马向西大约一柱香的功夫便到。”朱安态度极为恭敬。

    “王爷可有时间陪我一游?”刘青对朱权笑道,她希望朱权能走出去,散散心。看到朱权的处境和苦闷,她忽然为自己这南昌一行感到幸运。

    国茶史上历来就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在唐之前,盛行的是煮茶法,就是葱、姜、橘皮等加盐一起煮;唐时流行煎茶法,把饼茶烤后碾碎再筛过,水一沸时加盐,二沸时舀一瓢出来,加入茶末搅匀,水三沸时把瓢里的水倒回去,停火,形成茶沫,最后酌盏分茶;宋时流行张宇初老道行的点茶法;元朝时香料调料与茶混煮的习惯被摒弃,“玉磨末茶一匙,入碗内研匀。百沸汤点之”,在饮茶方式和革新上为后世打下了基础。

    而饮茶风尚发生了划时代意义的变革的,是明朝。这时候,宋元时期“全民皆斗”的斗茶之风已衰退,穷工极巧的饼茶被散茶所代替,盛行了几个世纪的唐烹宋点也变革成用沸水冲泡的瀹饮法。

    而对饮茶方式的变革影响比较大的,就是明朝的宁王朱权。他最早提倡饮茶方式从简,并且在实际操作上改革了传统的茶具和茶艺。他简化了茶器,摒弃了古人崇尚的金银制品,追求自然、简朴的石、竹等自然之物,对茶的要求,也是以茶之最。

    而现在,刘青有幸穿越明朝,有幸认识朱权,有幸能亲眼目睹朱权这个历史上对茶有重要意义的人,慢慢爱上茶、研究茶的过程。这对于一心喜爱茶化的刘青来说,那感觉就跟现代时追星族能近距离接触自己倾慕的明星一样。

    所以现在在确认了朱权对她没有伤害之心之后,她对于在宁王府住上几天倒也不再排斥。

    “现在?你旅途劳顿,还是明日再去吧。”朱权道。

    “我一点都不累。现在还是午呢,这梅岭又不远,上山走走正合适。”

    “那走罢!”朱权倒也干脆,说完便站了起来,朝院门走去。刚走了几步,他停了停脚步,回头看刘青已跟来,才缓步前行。

    出了院门,朱几人跟了上来。小向朱权施了一礼道:“奴才去叫人备马。”飞也似的跑了。

    待他们走出大门口。已有几匹马和一大群人站在门口候着了。

    “朱义,你过来。”朱权唤着。

    一个面相精明的年人跑上前来,给朱权施了一礼。朱权对刘青道:“这是我王府大管家,名叫朱义,有什么事尽管差人找他。”又对朱义吩咐道:“这位刘青刘公是本王的救命恩人,须得尽心伺候,不得有丝毫怠慢。”

    “是。朱义见过刘公,公大恩,宁王府全府上下莫不感激涕零。”朱义恭敬地跪下,给刘青行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