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祁门红茶 (第2/3页)
,也是爱茶人。他们看得出,这茶树的品种与他们见过的不同。听少爷说,这位刘公有制茶秘方。一定要这祁门的茶种方能制成。对此,他们深信不疑!因为这位刘公创造的三才杯,那可是深受爱茶人的欢迎。只有对茶性了解极深的人,才能创造出那样的茶具。那么,刘公秘制的茶又如何?他们实在是期待。离家几百里,如能在刘公手上学到制茶秘方,他们也就不会再是默默无闻的制茶师傅了;他们,将成为新茶的祖师爷。
明天!黄师傅抚着胡的手,不禁微微有些颤抖。临到老来,如能成为制茶的一代宗师,于他而言,此生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第二天清晨,采摘姑娘、媳妇便上了茶山,开始采摘鲜,采摘标准是一芽二、三。刘青再三强调,要分批多次留采。这样,春茶可采摘至七批,夏茶可采批,秋茶则少采或不采,以利于茶树的生长。刘青还特地叮咛林掌柜注意,谷雨前那五日内采茶,必须“一旗一枪”,即采摘一芽和一初展的嫩,这叫“麻雀嘴稍开”,好制作特级祁红茶。
祁门红茶讲究现采现制。所以茶青采摘下来后,刘青便指挥黄、李两位师傅将其薄摊在晒垫上,在日光下晾晒,直至色暗绿,这一步。叫蒌凋。
蒌凋后,把茶放到揉捻槽里,用手揉成条状。
刘青看着黄师傅的手法,道:“黄师傅,你要稍稍用点力,使茶出点茶汁,但又不用太用力。对,就这样。”
“为什么要揉出汁呢?”李师傅问。
刘青有些为难,现代“空气”、“氧化”等词,不是他们能听懂的。
黄师傅看刘青为难的样,赶紧呵斥道:“李胜,这是刘公家的秘方,你怎么能乱问。”
刘青忙摆手:“无妨无妨,不是不能说,而是要想想怎么能让你们听得懂。这么说吧,如果不揉破汁,泡茶的时候,茶里的味道就不能很好的被泡出来;再就是,揉捻能使它更好的发酵。所以,你们二人要记住――”
两位师傅连忙静心屏气,竖耳凝听,狠不得将刘青所说的每一个字都牢牢地刻在脑里。他们知道,刘青现在讲的。必是制茶最要注意的地方;而茶的好坏,就在于制作时的这些细节。
“鲜老,那么揉捻的力度要大些,时间也要长些;反之,鲜嫩,力度便要小,时间也短。这样下来,揉捻过后的茶,效果才能一样。即使原料不好,也能制出好茶。”
李胜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话。
刘青看见,便问:“李师傅,有问题就问,我教过你们一次,以后这茶就靠你们自己了。如果现在不弄懂,以后制茶出了问题,你们可就不好交待了。”
“我想问,什么叫发酵?”
“家里腌过酸菜吗?把青菜放进坛里,密封起来,便变成酸菜了,这就是发酵;还有,你们吃的馒头,这面也是要经过发酵,才能膨胀起来。发酵这步骤,是制红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