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章 和静清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章 和静清寂 (第3/3页)

  这段时间,刘青要求李植,写出各种规章制度,以明确的制度来进行管理,规范员工行为和明确奖惩。要求开业一年后,茶馆离开了李植也能正常运转。

    李植答应了一声,看刘青穿的天青色长袍在寒风轻轻摆动,雪地上留下了浅浅的脚印,渐行渐远。他只觉那人身上仿佛蕴含了无尽的知识和力量,让自己用尽心力,也无法与他并肩同行。

    陆宝成的回信前几日也已经收到,他觉得园的取名和各处的提名都甚好,建议如果万事俱备,准备在正月十五日开业。

    茶居的培训已顺利结束。自那日尖锐而又直白地说过四位姑娘的感情问题后,她们沉寂了很多,不再如平时活泼。茗和与茗寂面对刘青时,目光复杂。

    刘青不想解释。

    要想练金钟罩,必要先日夜自我敲打,方可有成。

    陆宝成是正月十日那天到的岳阳,他带来了派人到处搜集的罗贯的几部著作:《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粉妆楼》,以及与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

    刘青看着手陆宝成递给她的书稿,神情黯然地静坐了很久很久。

    不知是何等缘故,世上的大豪,无论古今,无论外,基本上很少有在生前就能得到人们承认的,往往晚景凄凉。国四大名著的作者,莫不如此。

    就在刘青如今所在的两年前,即公元1400年,七十岁的罗贯,逝世于卢陵。这位老人,外号“湖海散人”,在颠沛漂泊的一生,完成了他的巨著。当他以十几岁的高龄,于洪武十三年从杭州千里迢迢来到福建建阳这个出版业心,希望能出版自己的作品时,等待他的,却是失望!几年后,罗贯悄然去世。

    而施耐庵几乎和罗贯一样,也是一生浪迹江湖。到了晚年,本想平淡度日。不想《水浒》成书后不胫而走,传入宫,朱元璋见之曰:“此倡乱之书也,此人定有逆谋”,下令将74岁的施耐庵关进天牢一年多,经刘伯温多方营救,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释归,途病逝于淮安。

    他们终其一生,倾尽一切,呕心沥血,给这世界留下了稀世瑰宝。可这世界,给了他们什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