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人合一 (第2/3页)
途。
人、妖修炼,无非想要脱离这万千纷扰,跳出这万丈红尘。凡人有七情六yù,但毕竟只是凡人,奢望不过权名利。可仙道一途,却是诱惑无穷,凶险无尽!
柳朔回过神来之时,才发现神识已经伸展到丹塔了。神识覆盖方圆十数里,每一丝的风吹草动尽在柳朔掌控之中。
柳朔知道自己再次天人合一,但无悲无喜的他,也只稍微顿了顿,有再次契合天地之中了。
仙之一途,即追寻自然。世人所谓之“仙”,是为“山人”也!山中之人,饮朝露,涉溪谷,侣鱼虾,友麋鹿,观天地,笑沧桑!
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沙一石,皆天地孕生,存之有理。圣人以花草沙石,鸟兽虫鱼,rì月星辰为师,观演天地。方得存于天地之间,亦存于天地之外……
这篇经文是柳朔无意读到的,因为其作者是一介凡人,便一笑了之。柳朔从未去细细感知一棵小草,一粒沙石。但此时他将神识覆上这些东西时,却感受到一丝莫名的情绪。
也许,一块丑陋的顽石,却是经过沧海桑田后幸存下来的!它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它们虽不能动,却依然想要找个东西吐露。
而柳朔,听到了!
《奇兽志》中有言:神兽谛听诞生时,不慎一耳伏地,此后三千六百五十三年间,谛听一耳听天,一耳听地。三千六百五十三年后,谛听得复。此后,江山社稷,人心善恶,奇珍异兽,皆能入耳以辨。乃“听闻真谛之术”,是谓“谛听”!
当然,柳朔不可能一下子就练成这“谛听之术”。单说神兽谛听,不光是神耳通灵之异兽的后代,况且修炼三千六百五十岁月。柳朔不过能感受到一些夹带的苍凉,但已经足够柳朔细细体悟了。
此时的柳朔,才算真正进入“天人合一”这玄妙状态中。之前柳朔突破天一境时,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下,柳朔的神识蔓延数十里,距离远了,感知也就模糊了。而此时,柳朔的神念在每一个微小物体之间传递,即使已在百里之外,却如同近处所感那般清楚。
柳朔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天,或者一月,一年!亦或是一瞬间而已!
他的神识已经探知方圆三百里,他不急不缓,似乎听见花草虫石的笑声。他稍微清醒了下,发现离落霞山主峰不远,却并未停止,与万物从未有过的契合让柳朔沉溺其中。
之前柳朔筑基之时,也来过这里,因为这里是门主以及长老的地方,他不敢冒犯,怕给师父招来麻烦。而此时,柳朔甚至都未注意,直到神识探入落霞山之时,柳朔才反应过来。
忖度片刻,柳朔觉得还是不要去触师伯的霉头为好。正打算“绕道而行”的时候,神识却进已经进入一片空当之中。
柳朔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落霞山主峰……竟然中空?
重楼半仰在垫着虎皮的软榻上假寐,左手五指无意识的在腿上,不快不慢轻敲着。四方墙壁烛台上的火苗,也都随着他的手指跳跃,时晦时明。
柳朔不敢动了!一个不小心,他就会被发现,即使仗着天人合一,或者说那本金书,他也不认为自己能在法地境的重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