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不逢时 (第2/3页)
的轰炸机给了中国空军、以及中国zhèng fǔ应对挑战的一种手段。
更重要的是,h-1a确实解决了轰炸机的生存问题,具备携带核炸弹直接攻击敌对国本土的能力。
毫无疑问,这是当时其他任何一种作战飞机都不具备的能力。
虽然巡航导弹的大规模使用,为轰炸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打击手段,但是巡航导弹容易遭到拦截,如果需要由轰炸机执行报复xìng战略打击,那么最可靠的打击方式依然是对敌国战略目标实施直接轰炸。
说白了,h-1a在中国的战略力量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就是,h-1a承担着战略报复的任务,即只要有几架携带核炸弹的h-1a在空中执行巡逻任务,就算其他的战略打击手段都瘫痪了,中国也有能力对发起突然打击的国家实施毁灭xìng的报复打击。
关键就是,h-1a具有无与伦比的隐身能力。
h-1a在测试的时候,也就是还没有喷上隐身涂料的情况下,其隐身能力就足够应付中国的所有防空雷达了。在中国空军做的测试中,一架h-1a的原形机就突破了由三套防空系统组成的防空网,而这三套防空系统中的十多种雷达都没能探测到轰炸机,其中好几次轰炸机就从防空阵地上空飞过。
显然,h-1a的量产型具有更强的隐身能力。
在大规模服役之后,中国空军不得不给h-1a装上一种无线电定位系统,并且明确规定飞行员在rì常训练中,必须启动该系统,只有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才能够在地面指挥人员下达命令之后关闭该系统。
说白了,没有无线电定位系统,中国空军的雷达都发现不了h-1a。
别忘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技术,至少比德意志第二帝国领先了十年,因此德军的雷达也肯定无法发现h-1a。
正是如此强大的隐身能力,让h-1a获得了空军的订单,哪怕是少得可怜的订单。
大量采用新技术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h-1a的研制周期长达二十二年,在原形机首飞之后的试飞工作就持续了九年之久。
显然,这大大超过了中国空军的预期。
按照后来公布的资料。h-1a的试飞时间原本定为四年,既计划在一九九一年完成,然后开始量产。
如果这个计划得到严格执行的话,h-1a的命运绝对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就是,在一九九一年的时候,冷战还没有结束,而且中国空军已经压缩了h-82的订单。准备采购h-1a。如此一来,即便h-1a不可能取代所有的h-56与h-82,也肯定能够取代大部分h-56。
要知道。中国空军通过压缩h-82的产量,加上原本为h-1a量产获得的拨款,至少能够订购一百二十架h-1a。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空军最初的订购计划,即分三批订购一百二十架h-1a。
这个目标实现了的话,中国空军战略航空兵的战斗力将在冷战结束前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甚至是飞跃。
要知道,h-1a的打击力量至少是h-5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