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七章 常规军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七章 常规军备 (第3/3页)

才获得了比德军更好的主战装备,而在此之前,德军在坦克、装甲车与火炮等方面,都要比中国陆军好得多。

    当然,中国的强项是海军。如果说中德两国在陆军上的差距只是几年的话,那么中德在海军上的差距就足足有半个世纪。说得简单一些,直到冷战结束前夕,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规模与战斗力都没有达到中国在冷战爆发时的水准,也就更加无法与中国在冷战后期的海军实力相比了。

    由此可见,在顾祝同之前,中德常规军备竞赛是有侧重xìng的。

    说得简单一些,在发展常规军备的时候,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都有所选择,根本原则就是扬长避短。

    显然,顾祝同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局面。

    原因很简单,这种田忌赛马式的竞赛,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影响非常有限,而且也无法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增强常规军事力量,必须通过全面的竞争,向德意志第二帝国施加更大的压力,才能达到目的。

    顾祝同的入手点就是对手不能回避的空中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已证明,制空权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头号军事要素,也预示了下一场战争将由制空权决定胜负。战后的多次局部战争,反复证明了制空权的重要xìng,也就提高了空军的地位。

    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来说,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显然是保证其国家安全与利益的基础。

    也正是如此,在推动战后的第三次军事改革的时候,顾祝同把重点放在了空军上,而不是倾力打造海军。

    说白了,中国海军已经足够强大,没有必要变得更强大。

    要知道,到冷战结束的时候,中国海军的综合战斗力超过了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海军的总和。

    相对而言,中国空军的领先优势不够明显,特别是在七零年代。

    虽然j-66是一种极为优秀的战斗机,战斗力极为全面,xìng价比也非常出sè,在中国空军中一直服役到二十一世纪初才全部退役,而在其他国家则服役到二十一世纪二零年代,服役周期长达六十年。但是在七零年代,j-66并不是最出sè的战斗机,或者说其任何一项xìng能都算不上最好。比如在指控作战能力上,j-66就明显不如me-440与bf-300,对地攻击能力则不如j-68。说得简单一些,较为全面的xìng能,让j-66在各个方面都显得平庸。即便做为多用途战斗机,j-66的xìng能极为出sè,但是做为制空战斗机,在面对德军的新式战斗机时根本占不到便宜。

    要命的是,j-66是海军与空军通用的战斗机,而是占据着绝对主力的位置。

    在多次局部战争中,j-66不但败给了me-440与bf-300,甚至被me-300这种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击落过。

    显然,这也正是催生j-78与j-80的主要动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