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攀新高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攀新高峰 (第2/3页)

  正是如此,中国需要另外一个具有足够影响力,更得有足够价值的航天工程,才能保住航空航天部,并且推动航天技术的全面进步。

    一九七五年。“重返大气层航空载人航天平台”正式上马。

    当时,中国航空航天部给这个项目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即“航天飞机”。

    按照中国官方用来游说国民议会、以求获得拨款的宣传资料,虽然航天飞机的制造价格是同级别运载火箭的十倍,但是航天飞机能够使用一百次,而运载火箭是一次xìng用品,所以航天飞机的经济效益超过了运载火箭。当时,航空航天部甚至提出,五架航天飞机就能满足中国的全部航天需求。

    一时之间,“航天飞机”成为了被热炒的词汇。

    结果就是,中国国民议会在当年十月,就为航天飞机工程划拨了五十四亿华元的启动资金,并且责成航空航天部联合其他部门与机构,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项目小组,直接向国民议会负责。

    这下,“航天飞机”成为了中国航天的新重点。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载人登月工程中积累下来的先进技术,扫清了研制航天飞机的技术障碍。

    比如,用在航天飞机上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就来自载人登月工程。

    当时,最大的难题就是,航天飞机仅凭自身的动力,难以做到航天飞行,因此在起飞阶段必须使用助推器。比较保守的选择是使用两具液体燃料火箭,与航天飞机配备的三台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构成第一级,然后由航天飞机自行构成第二级,就能使航天飞机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问题是,这套方案有有个弊端,即液体燃料火箭是一次xìng使用的,不能重复使用。

    此外,如果使用液体燃料火箭的话,就必须使用足够大的火箭,也就得降低航天飞机本身的推力。

    显然,这必然导致航天飞机的运载能力降低。

    这时,中国在固体燃料火箭上的技术优势有了用武之地。

    最后确定的方案是,航天飞机配备三台大型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并且由外部燃料箱运载燃料,助推器为两具大推力固体燃料火箭,在工作完毕之后,助推火箭与航天飞机脱离之后回收,而航天飞机凭借自身动力完成接下来的飞行,而外挂燃料箱将在跌入大气层之后烧毁。

    也就是说,整套系统中,只有外部燃料箱不能回收。

    显然,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损失,毕竟外挂燃料箱并不昂贵,而且体积庞大,也不易回收再使用。

    基本方案确定下来之后,航天飞机工程就快马加鞭的运行了起来。

    事实上,当时除了轨道与重返大气层飞行器,也就是狭义上的航天飞机需要从头研制之外,其他的配套系统几乎都是现成的。比如航天飞机使用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就来自载人登月的运载火箭。至于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则是由中国空军在六零年代末投资研制的大型洲际弹道导弹发展而来。

    一九七九年,中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