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七章 马拉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七章 马拉松 (第2/3页)

万公里之外。

    显然,把物体推高几百公里与推出三十万公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选择登月,还有一个关键原因。

    这就是。登月所需的技术,超越了整个时代。事实上,即便到二十一世纪初,在私人已经能够进行宇航活动的时候,登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没有任何一家私人企业能够完成这个壮举。在二十世纪六零年代,登月需要集中一个国家的全部资源才有望成功,而且这个国家必须足够强大。

    显然,在综合国力上,中国远胜于德意志第二帝国。

    也就是,如果对中国来,登月都是一项极为艰难的工程,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更别想在短期内实现了。

    这就意味着,哪怕德意志第二帝国拥有先发优势,也会因为漫长的赛程,而显得微不足道。这就好比进行一场马拉松比赛,哪怕对手先跑出了几百米,相对于几十公里的距离,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可见,顾祝同发起了一场中国无论如何也不会输掉的竞赛。

    虽然顾祝同不懂技术,也没有航天工作的经验,但是他有高超的战略智慧,长远的战略眼光,做出了准确的战略判断。

    在中德冷战的大背景下,德意志第二帝国肯定不会回避中国发出的挑战。

    事实上,这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等待的挑战。

    在中国当局宣布启动载人登月工程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立即做出回应,表示早已在为载人登月做准备,而且肯定能第一个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以此证明德意志第二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技术。

    显然,这是顾祝同需要达到的第一个目的。

    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反应,不但没有让顾祝同感到紧张,反而让他喜出望外。

    原因很简单,不管中国是否有载人登月工程,德意志第二帝国都在做相关工作,而且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做出回应,并且表示要首先实现载人登月,那么其原有的登月计划就会被打乱。

    要知道,任何一个大型工程项目,都有工程计划,也得按照计划进行。

    赶超计划,得到的只是苦果。

    当时,顾祝同已经掌握了大量有关情报。

    根据后来披露的消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载人登月项目,原本计划在一九八零年之前完成,最快也要到一九七五年。显然,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安排,因为载人登月工程的难度比载人航天高出了上百倍。别的不,载人航天就像把宇航员抛出去,然后让宇宙飞船脱离绕地轨道,依靠重力返回地面。也就是,宇宙飞船在返航的时候是不需要动力的,也不需要运载返航的燃料。载人登月就不一样了,除了要把宇航员送上月球,还要让宇航员从月球上返回地球。这就要求,登月舱必须有动力系统,而且能够达到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摆脱月球的引力,成为月球的卫星。此外,轨道舱也需要动力系统,而且必须达到月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