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机会 (第2/3页)
出的贡献,特别是战略层面上的贡献。说得简单一些,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中国的战略威慑力将大打折扣。墨西哥也许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刻就会参战,而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将表现得更加积极。正是因为有强大的海军,墨西哥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才会如此克制。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海军并没有在实战行动正式自身的强大战斗力。
正是如此,田黛芳才积极主张向墨西哥开战。
席存瑞看了田黛芳一眼,说道:“我明白各位的感受,而且也知道,墨西哥当局才是大使遇害的罪魁祸首。没有墨西哥当局下达的指示,弗朗西斯科根本不会拦截大使车队,而韦戈斯也就不可能获得加害大使的机会。但是现在绝不是向墨西哥开战的时候,因为只要我们向墨西哥开战,就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大战已经结束快二十年了,也许另外一场大战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杜杰生说出这句话,即便是罗树人与田黛芳也难以认同。
要知道,另外一场大战必然是针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全面战争,而这必将演变成一场全面核战争。
显然,在这场全面战争中,中国将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原因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拥有足够多的核武器,而且拥有战略投送手段,对中国本土构成了严重威胁。
虽然在核武器的质量与数量上,德意志第二帝国远不如中国。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资料,到一九六七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国拥有的核弹头总共不到两千枚,而且以当量在五万吨内的原子弹为主,氢弹总共还不到五百枚,而且用于战略投送工具的氢弹不到两百枚。同一时期,中国拥有八千枚核弹头,仅氢弹就有二千五百枚,且配备与战略投送工具的氢弹多达二千二百枚,仅由战略轰炸机携带的氢弹就超过了一千枚。在质量上,德意志第二帝国用战略投送工具运载的氢弹的平均爆炸当量为十五万吨,而中国的是三十五万吨。但是这个数量与质量上的差距并不是关键。只要全面战争爆发,德意志第二帝国首先出手,那么其拥有的氢弹足够将中国所有的大城市变成废墟。哪怕中国的战略报复能够把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变成废墟,也难以赢得最终的胜利。
说白了,就算能取胜,付出的代价也会使任何形式的胜利失去意义。
对此,几位参谋长都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事实上,早在一九六零年,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试爆氢弹前几个月,中**队的高级将领就在对德战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战争只是对付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最后手段,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言战争。
显然,杜杰生也明白这个道理。
“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得制止战争规模扩大。”席存瑞看了出来,杜杰生只是一时说错了话,另外三位参谋长都不会支持对德开战的提议。“对我们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利用姚文芳大使的死,让墨西哥当局做出让步,即承诺不直接参与危地马拉战争。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