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八十六章 服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八十六章 服软 (第2/3页)

果德意志第二帝国能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采取正确的对美政策特别是在经济更加依赖美国。那么美国就有可能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友。当然大战中的实际情况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根本无法倚重美国也就不可避免的让美国成为了英国的盟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正是美国出面。英国才保住了强国的地位避免了彻底战败的结局。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美英关系出现反转美国成了主导国英国成了仆从国。关键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国力、影响力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英国。

    显然这也正是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基本关系。

    在这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中国也将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影响力、乃至科学技术超越德意志第二帝国。[]

    显然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关系也将因此发生反转。

    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正确处理中德关系。

    可惜的是德皇威廉二世根本就没有认清这一点。在他的印象中中国依然是那个落后贫穷的国家。

    也正是如此德皇成了修复中德关系的主要障碍。

    军事层面的谈判进行得比较顺利毕竟军人更加现实。当然主要原因是德军下都渴望得到真正的和平。

    虽然在这场战争中德军表现得极为英勇但是巨大的损失让德军的高级将领非常清楚的认识到战争已经彻底讨空了帝国的根基仅修复战争创伤都需要几十年而一场类似的战争就能让帝国崩塌。

    也就是说帝**队下有种普遍认识帝国需要休养生息。

    显然这就需要和平长久的和平。

    当时在一次帝**队高级将领会议雷德尔、曼斯坦因与里希特霍芬都提出至少需要五十年的休养德意志第二帝国才有能力跟中国争夺世界霸权而在这五十年里最重要的就是和平。

    更重要的是三位元帅都知道没有五十年的和平帝国将输掉下一场战争。

    当时雷德尔还明确提出如果只有二十年的和平那么在下一场大战中帝国将在三年内输掉战争。原因很简单二十年内帝国不可能打造出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也就会丢掉制海权从而输掉战争。

    虽然曼斯坦因没有这么悲观但是他也知道二十年的和平远远不够。

    当然里希特霍芬也知道二十年的和平时期不可能让德意志第二帝国获得能够挑战中国的国力。

    要知道中国需要的只是二十年的和平。

    说白了中国遭受的战争损失、以及经济受到的影响都比较小二十年就能修复所有战争创伤。

    显然如果中德决裂那么谁也不能阻止战争在二十年后再度爆发。

    在此情况下德军将领都意识到必须尽一切可能维护中德关系至少要使中国在二十年后没有理由向德意志第二帝国开战。

    这样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