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代价 (第2/3页)
多的陆军部队。
只是冯承乾明确否决了顾祝同的提议。
在冯承乾看来攻打古巴是海军的事情在占领古巴之后进攻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才需要让陆军出马。
当时冯承乾给出的理由是。古巴是一座岛屿而这正是陆战队所擅长的地方。
显然这绝对不是真正的理由。
要知道。古巴是一座很大的岛屿东西长八百公里左右。南北宽也在一百公里以最宽处超过了一百五十公里。也就是说即便让战列舰停靠在安排大口径舰炮也无法覆盖整个古巴岛。[ 找小说素材就到]
可以说这应该是陆军的战场。
至少在深入岛屿腹地之后陆军比陆战队更能打。
冯承乾的真正理由应该是不想让陆军插手这场战斗从而避免在占领古巴之后与陆军产生矛盾。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冯承乾想掌握攻打美国本土的决策权。
说得简单一些由海军单独打下古巴那么就得由海军决定在什么时候以古巴为跳板攻打美国本土。原因很简单只要陆军的作战部队没有登古巴那就无法对海军提出的进攻战略产生质疑。
相反如果陆军参与了攻打古巴的作战行动那就在攻打美国行动中获得了发言权。
只是顾祝同有点想不明白。
这就是在占领古巴之后不管冯承乾是否愿意最终都得让陆军参与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而且得由陆军担当主角。
也就是说冯承乾的做法并不能改变最终的结局。
当然顾祝同也不是笨蛋。
冯承乾没有答应让陆军参战却答应派遣更多的地面部队即在一月底为顾祝同派来第三批十个陆战师。
这样一来陆战队的总兵力就超过了四十万。
显然对于攻打古巴来说四十万部队已经足够多了。按照顾祝同的估计十五个陆战师就能够完成主要的作战任务而多出来的七个陆战师可以充当预备队在必要的时候还能拆散了为其他陆战师补充兵力。
当然顾祝同也在这个时候想明白了。
冯承乾不让陆军参加攻打古巴的作战行动很有可能与他的战略选择有关即冯承乾并不急着攻打美国本土。
问题是取代地面进攻的唯一手段就是战略轰炸。
对美国这种大陆型国家来说海封锁没有任何意义毕竟美国能在主要资源做到自给自足。
只是对大陆型国家战略轰炸同样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英国战败之前美英对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了持续四年的战略轰炸动用了万架重型轰炸机投下了百万吨的炸弹把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多座大城市变成了废墟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数百万人失去家园甚至使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钢铁、煤炭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产量降低了很大一截。在一九四三年因为鲁尔地区遭到大规模轰炸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煤炭产量降低了百分之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