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六章 预警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八十六章 预警机 (第3/3页)

标从而导致舰队指挥官做出错误判断。

    在调整战术的时候中国海军还提出了从技术解决这个问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舰载预jǐng机被提了出来。

    显然这个办法要比设置防空jǐng戒舰有效得多而且在当是看起来实施的难度也不是很大。主要就是在舰载机安装一部对空搜索雷达等于把雷达搬到了数千米的高空大幅度提高了雷达的探测距离。更重要的是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更强有效弥补了防空jǐng戒舰的缺陷。

    只是具体实施的起来却没有这么简单。

    半年之后工程师就发现能装到舰载机的雷达都存在xìng能不足的问题而探测能力足够强的雷达又不可能塞到一架单发飞机的机体里面。说白了雷达在变得更小之前不要指望获得舰载预jǐng机。

    至于让双发中型飞机舰虽然不是办不到但是海军不愿意接受。

    主要就是要让中型飞机从舰队航母起飞就必须使用更大的弹shè器而这意味着要对舰队航母进行大改。

    显然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且不见得行得通。

    此外当时的舰队航母极为拥挤一加双发飞机占用的空间相当于三架单发飞机而任何一位舰队指挥官都不会用几架预jǐng机来替换十多架舰载机更不想让这些笨拙的大飞机降低甲板作业效率。

    这样一来预jǐng机就只能部署在机场了也就转到了岸基航空兵名下。

    问题是岸基航空兵对预jǐng机的需求并不迫切毕竟陆地可以部署雷达而且只要有足够多的雷达就肯定能建起一道严密的防空jǐng戒网而预jǐng机这种新玩意根本不可能一直在空中巡逻也就不可能取代地面雷达。

    至少当时绝大部分岸基航空兵的官兵是这么想的。

    受此影响预jǐng机的研制工作进行得非常缓慢期间还数次中断。

    直到一九四六年下半年西飞才把第一架样机交付给了海军航空兵然后开始了为期大半年的验收测试。

    必须承认“渡鸦”的xìng能并不突出。

    “渡鸦”的机体是中型运输机其货舱被改成了雷达设备舱与载员指挥舱安放了专门为雷达供电的发电机等设备还设置了四座雷达cāo控台四名雷达cāo作员能够各自指挥与引导一支战斗机编队作战。

    最关键的对空搜索雷达安装在机鼻处。

    受此影响“渡鸦”有一个硕大的机头而且向前下方突出看去就像是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

    也正是如此“渡鸦”只能搜索前半球二百一十度空域高低方位只有一百二十度。

    虽然不具备全方位搜索能力但是与其他配备了雷达的飞机相比“渡鸦”的搜索能力依然足够强大。

    更重要的是“渡鸦”在一九四七年三月底通过了海军验收开始批量生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