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八章 风暴海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六十八章 风暴海洋 (第2/3页)

    别忘了“太平洋”这个名就来自于第一个穿越太平洋、完成了寰球航行的大航海家麦哲伦主要就是。在穿越太平洋的时候麦哲伦的船队没有遇到风暴仿佛这是一片太平的海洋一样。

    当然只能说麦哲伦的运气足够好。

    虽然太平洋也有风暴比如每年的六月到十一月西太平洋就会刮起台风某些年份甚至会出现几十次但是太平洋的气候变化是有迹可寻的。因此也就可以找出气候变化的规律。

    在北大西洋气候变化几乎没有规律。

    可以说这是最让人头痛的地方。[ 找小说素材就到]

    要知道。舰载航空兵对气象条件的要求非常高只要海况变得恶劣。舰载机就无法在航母起降。

    也正是如此美英才会一直重视战列舰这样的主力舰而不是一味的发展舰队航母。

    事实德意志第二帝国也不例外。虽然早在战前德意志第二帝国就着手设计与建造舰队航母但是其第一艘舰队航母在一九四二年才正式服役而第二艘舰队航母到现还在波罗的海进行测试呢。

    可以说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只有主力舰能够作战。

    显然顾祝同也明白这个道理。

    为此他也做了特别的安排。

    这就是战斗舰队里的护航战舰都搭载了几架专门执行气象侦察任务的水飞机舰载航空兵里也有部分侦察机被安排去执行气象侦察任务。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动用轻巡洋舰去搜集气象信息。

    只是这还不够。

    “青岛”号所在的补给舰队里面除了有二十艘快速战斗支援舰还有四艘各搭载了十六架水飞机的水飞机母舰。

    在太平洋水飞机母舰主要用于执行侦察与jǐng戒任务。

    在大西洋这种战舰的主要用途是监视周围的天气变化及时为附近的战斗舰队提供天气信息。

    从某种意义讲中国舰队的最大敌人不是美军舰队而是变化多端的天气。

    虽然美军舰队里也只有四艘主力舰而第41舰队的主力就是四艘战列舰双方在数量没有差距但是顾祝同并不想在恶劣的天气下打一场主力舰之间的决战他要想用最小的代价取胜就得让舰队航母发挥作用。

    这样一来搞清楚天气变化比什么都重要。

    甚至可以说天气变化直接影响到了舰队作战。

    进入大西洋的第二天顾祝同就品尝到了风暴的滋味。

    一场从北面袭来的风暴在横扫了比斯开湾之后继续南下一直在到达北非海岸线之后才离开了洋面。

    这场风暴足足持续了三天。

    直到六月八rì舰队才驶出风暴区。

    用那些已经在战舰服役了数年的官兵来说这是他们遭遇过的最强的风暴。狂风刮得最猛的时候人员甚至不能留在舰队航母的飞行甲板。如果必须要到飞行甲板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