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备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备战 (第3/3页)

中国海军最大的问题。

    虽然当时部署在第三舰队的运输船只已经超过了一千艘而且全部都是载重超过一万吨的远洋货轮而且其中不少还是巡航速度在二十节以的快速货轮但是这支海运力量依然不足以支持三十万陆战队作战。

    根据中国海军总结的经验在登陆作战阶段特别是在战况激烈的时候一个陆战师一天就要消耗掉大约五千吨物资其中半数是弹药四分之一是燃油。也就是说如果三十个陆战师同时作战一天就要消耗掉十五万吨物资。哪怕有一半的陆战师没有作战一天也要消耗掉七万五千吨物资。

    这是个什么概念?

    考虑到运输途中有可能遭受的损失以及其他相关部队的消耗每天消耗的物资要占用十艘万吨级巨轮的运力。

    即便船队从瓦胡岛的珍珠港出发登陆地点选择在离瓦胡岛最近的海岸而且船队的平均航速为二十节把装卸货物的时间算往返一趟都需要半个月如果把船只进行维护保养、以及途中遇到意外情况算差不多要二十天。这就是说即便不考虑装卸货物的效率总共需要两百艘万吨级货轮。

    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

    要知道珍珠港最多能够同时停靠四十艘万吨级货轮。即便把附近几座岛屿的临时锚泊地、以及夏威夷群岛西部岛屿附近的锚泊地都算也不可能同时为两百艘万吨级货轮装卸货物。

    更要命的是很多物资只能在码头装卸而不能在锚泊的状态下装卸。

    这样一来就必须让部分货轮从关岛的阿拉普港、硫黄岛的军港乃至琉球岛的那霸港出发。

    显然从这些港口出发的船只的运输效率就低得多了。

    船只从关岛出发以二十节的速度前往美国西海岸往返一趟大概需要五十天而从那霸港出发需要六十四天。

    这是个什么概念?

    即便不考虑把物资从中国本土送往前方的港口所需要的运力也需要将近一千艘万吨级货轮才能为三十个陆战师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

    显然这还是理想结果。

    按照第三战区司令部的估计如果把后方的海运算即便动用两千艘货轮平均每天送达的物资也不会超过七万吨。

    原因很简单需要物资的不仅仅是陆战队还有舰队与航空兵。

    也就是说运输力量不可能只为陆战队服务。

    这样一来即便只保证十五个陆战师在前线作战把舰队、航空兵、前往基地的维护部队全部算大概需要动用三千艘万吨级货轮。

    以第三舰队的运输能力最多只能保证十个陆战师在前线作战。

    如果战况激烈即舰队与航空兵消耗了太多的物资那么还要把投入的陆战队压缩到八个师。

    八个陆战师能干什么?

    显然顾祝同绝对不会指望用八个陆战师来攻占美国本土甚至不大相信能够在美国的海滩站稳脚跟。

    如此一来他就只能设法解决后勤保障的问题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