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减负 (第3/3页)
中**队不需要掏维护保养费之外这些武器装备依然需要中国的军火企业提供售后服务而且后期改进也会为中国的军火企业提供大笔订单。
事实在战后的最初五年里中国的军火企业就是靠吃老本维生。
除了无偿赠送之外中国还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把更多的过剩军事物资卖给了数十个国家。
这些武器装备有的甚至使用到了二十世纪末。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在非洲与南美洲的战乱地区依然能够见到中国在大战期间生产的几种xìng能优越的枪支。
战后就有很多人认为正是中国当局不顾道义的输出军火导致了战后的世界乱局。
当然正面评价也有。
比如正是中国提供的武器装备在广大的殖民地世界里抛弃了民族dú lì浪cháo使得以西方国家为核心的殖民地体系土崩瓦解。大战结束后二十年除了少数殖民地之外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几乎都宣告dú lì全球的国家数量也由大战前的不到八十爆涨到了一百六十多个。众多的殖民地能够在大战后纷纷宣告dú lì摆脱宗主国的控制除了两个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即英国与法国均是大战的战败国有关即这两个国家在战后自身难保根本不可能顾及海外殖民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输出的武器装备以极为低廉、甚至是免费流落到了殖民地dú lì运动组织手里让殖民地的居民获得了可以跟宗主国对抗的武装力量也就获得了dú lì的机会。
最突出的就是印度了。
在大战爆发前印度爆发过好几次民族dú lì运动但是无一例外的被镇压了下去而到大战结束的第二年英国就不得不承认印度已经是一个实质的dú lì国家也就不得不宣布印度。
印度能够在战后率先取得dú lì就与中国提供的武器装备有关。
在宣告dú lì的时候印度军队里的枪支有七成来自中国而重型装备出了极少数从英军接收的之外全部来自中国。
中国在战后大搞军火输出根本原因除了要减轻国防负担之外还与推行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有很大的关系。
说白了中国要想取代之前的世界霸主就必须标新立异而不是沿用西方国家的方式方法来称霸世界。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对中国海军来说一九四六年只是一个开始。
所幸的是海军裁军不像陆军与空军具有明显的延迟时效xìng即海军的裁军行动在当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要等到数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
也正是如此在一九四六年中国海军并没有受到裁军影响即便到一九四七年也没有太显著的影响。
事实因为裁军降低了建造战舰的支出反而使海军作战部队有所受益。
这就是可以把更多的资源用在作战行动了。
对于正在准备攻打美国本土的顾祝同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坏事。(未完待续)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