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七章 盲目乐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四百一十七章 盲目乐观 (第1/3页)

    英国投降让很多人都认为战争会在一九四五年结束。(找小说素材就到 )

    显然这也未必太乐观了一些。

    一九四五年二月初顾祝同等人再度回到青岛海军司令部参与由冯承乾亲自召开的海军高级将领会议。

    这次会议不是为了商讨作战行动而是给盲目乐观的海军将领打预防针。

    在英国宣布投降之后海军内部就弥漫着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即很多人多认为在失去了最后一个盟友之后美国独木难支必然会在一九四五年向同盟国集团投降从而结束这场大战。

    显然这太低估美国了。

    不可否认英国确实是美国的最后一个盟国但是英国投降绝对不是美国投降的必要与充分条件。

    从某种意义讲英国投降对美国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别忘了一直以来在美英关系中美国扮演的都是支援者的角sè即美国是纯付出的一方从英国获得的好处少之又少。换句话说英国就是一个累赘不但没有能够对美国起到帮助作用反而给美国增添了不少的麻烦。

    战后就有人评估在英国战败之前美国援助给英国的物资足够建造二十艘舰队航母以及所有的舰载机、配套的护航战舰或者是武装十五个坦克师、二十个装甲师与三十个摩步师或者是制造两万架战略轰炸机与三万架战斗机。甚至可以说。如果英国产生的拖累效应。美国甚至有能力守住澳大利亚。

    不可否认失去英国之后美国已经没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争了。

    从战略格局来看德意志第二帝国与美国隔着大西洋中国与美国隔着太平洋即便美军能在大西洋与太平洋战场反败为胜甚至能够夺回主动权也没有能力在短短数年之内越过这两道天然屏障也就没有可能在这场大战中取胜。*

    只是美国肯定有机会保持不败。

    原因就是。德军要想在短期内跨过大西洋是不大可能的事情而中**队就算攻占了夏威夷群岛也难以在短期内攻打美国本土。依靠世界最广袤的两个大洋美国有足够的能力守住本土。

    只要美国守住了本土。就能迫使对手座下来谈判。

    有此可见现在谈论胜利显然为时太早。

    在这次高级将领会议冯承乾就强调了这一点即迫使英国投降只是取得了阶段xìng胜利离最后的全面胜利还非常遥远。美国肯定不会投降即便在本土遭到攻击之后也未必会投降。因此任何与速胜有关的思想都是有害无益的。也就必须做好再打几年的思想准备。

    显然冯承乾在给所有人打预防针。

    必须承认冯承乾的判断非常准确。

    关键就是美国有没有能力坚持下去。

    除了在地理环境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之外美国在人口、以及自然资源都拥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

    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