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战斗到最后 (第3/3页)
在七点十五分之后“乔治五世”号没再遭到炮击但是这艘战舰已经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
七点半“乔治五世”号的官兵放弃了努力。
只是“乔治五世”号不能在这里沉没。
原因很简单当时该舰所在的位置刚好在多佛海峡安全航道的前方。也就是说如果在这里沉没“乔治五世”号就会挡住航道使大型战舰无法通过也就堵住了其他英舰的退路。
问题是“乔治五世”号的航向指向东面。
也就是说即便继续前进能够离开主航道也会靠近法国本土而且前方的平均水深还不到二十米。
显然在靠近法国海岸线的地方沉没“乔治五世”号就有可能落入德军手里。
只是“乔治五世”号已经没有能力把航向调转一百八十度了。
最后关头“乔治五世”号的五十七名军官做出了自我牺牲即让所有水兵撤离由他们控制战舰冲入雷区并且在舰内安装好定时炸弹。如果“乔治五世”号没有撞水雷被炸沉也会被定时炸弹炸得粉身碎骨。
当然留守的五十四名军官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最终这五十四名军官中只有三人生还而且都是在次rì被德军的巡逻艇从海面救起来的。这三人都活到了九十多岁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在一九九七年才在九十八岁的时候寿终正寝。这位军官也是“乔治五世”号一千四百二十二名官兵中最长寿的一个。临终之前他立下了遗书要求后人为他进行海葬而且海葬地点就在多佛海峡让他与五十三年前阵亡的将士永远在一起。
当然“乔治五世”号的结局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在沉没之前“乔治五世”号撞了三枚水雷而且都是英国皇家海军布设的装药量为一千磅的锚雷。此外安装在舰体内部的定时炸弹也按时起爆把“乔治五世”号从中部炸断。
后来德军试图把“乔治五世”号打捞起来。
当然德军没有想过修复这艘战舰而是希望能够通过“乔治五世”号来深入了解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舰的战斗力。
只是在深入考察之后德军放弃了这个想法。
此外在德军有能力打捞“乔治五世”号的时候英国皇家海军也不再是威胁甚至不再是对手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乔治五世”号丧失战斗力之后两艘“腓特烈三世”级的炮火就转向了由“安森”号领头的四艘快速战列舰。
到了七点十五分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也加入了主力决战。
虽然借助“前卫”号与“乔治五世”号做出的自我牺牲“安森”号等四艘快速战列舰趁机缩短了交战距离。但是在这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这四艘快速战列舰并没有到达较为开阔的海域。
也就是说本土舰队的处境并没有出现本质xìng变化。(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