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略方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略方向 (第2/3页)

力并不多前后总共只有八个步兵师,但是耗费的资源却不少。

    主要就是,这些部队在远离本土的地区作战,后勤保障的难度极大也就需要占用大量资源。

    更重要的是,海军也知道攻打澳大利亚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少在一九四一年、甚至是在一九四二年底之前,〖中〗**队的实力都不足以登上澳洲大陆。

    如此一来,采纳陆军的提议,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八月底,冯承乾回到北京,参加陆海空三军高层会议。

    当时,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要不要攻打澳大利亚、或者是在什么时候攻打澳大利亚,而是战略大方向上的选择。

    说白了,〖中〗国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向东进攻,而是在此之前向南进攻。

    以对美作战而言,向东进攻是最佳选择,而这也是海军的主张。

    按照冯承乾的认识,澳大利亚有较高的战略价值,但是不足以产生决定xìng作用,对整体战局的影响并不大。

    冯承乾的基本观点是:即便美军控制着澳大利亚,对〖中〗国也没有多大威胁。

    首先,澳大利亚距离美国本土太远了,航线长度接近两万公里,而具需要穿越〖中〗国海军的封锁区域。也就是说,不管美军向澳大利亚增兵、还是运送作战物资与武器装备,效率都高不到哪里去。

    其次,澳大利亚的人口并不多,大战爆发前只有不到三千万人。

    换句话说,美军很难在澳大利亚当地征召军人,因此澳军自身的作战能力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中美的军力对比产生太大的影响.

    第三,澳大利亚不是工业国,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与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全国有将近四成的人口以农业与畜牧业为生,其在战前的工业产值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十,而且严重欠缺重工业与军事工业。

    第四,澳大利亚的资源也不算丰富,难以起到决定xìng作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算美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获得了军力上的优势,从澳大利亚北上攻打〖中〗国本土的难度也非常大,即美军必须跨越南洋地区,而〖中〗**队则能充分利用这道纵深在四千公里以上,由大大小小上万座岛屿著称的防御屏障,把美军挡在国门之外,在此消耗美军兵力。

    显然,冯承乾并不主张在澳大利亚耗费太多的兵力。

    说白了,澳大利亚就是一块鸡肋,如果攻打的话,肯定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在得手之后却得不到多少好处。

    问题是,陆军有相反的观点。

    在陆军看来,攻打澳大利亚依然很有必要。

    首先,澳大利亚直接威胁着南洋地区,部署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重型轰炸机能够轰炸几乎整个南洋地区,从而对该地区的关键生产设施,比如苏门答腊岛上的油田、加里曼丹岛上的橡胶种植园、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产量区、以及泰国湾北部地区的化工厂,而这些都能提升〖中〗国的战略力量。

    其次,只要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