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小龙论寸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李小龙论寸劲 (第2/3页)

杰克逊回忆说,李小龙当年曾开玩笑说,他准备当此项运动的世界冠军。

    在“寸劲拳”的整体训练过程中或在整个截拳道的训练系统中,锻炼前手臂及腕关节的方法很多,但据宗师的嫡传弟子乔.刘易斯所说,李小龙当年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34公斤重的杠铃直臂水平前伸,并静止控制30秒钟。当然,这对一名体重仅60多公斤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即使是一个体重达90公斤重的人都不一定能做得了。

    此外,李小龙在美国的首位弟子杰西.格洛弗亦曾回忆说,李小龙还常用拉负重滑轮、拳头下击沙箱及用短绳系30公斤重的哑铃进行“卷腕”练习,以进一步强化前臂。最后,杰西.格洛弗又补充说,李小龙之所以注重前臂及腕关节的训练,是因为他认为要使拳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首先要使关节能够承受住并传递出击打时所迸发的强猛的力道。

    寸劲拳产生威力的内在原因

    在很多外行人看来,截拳道的拳法技巧与西洋拳击相似,但这只不过是因为李小龙早年曾潜心研究过拳击,并把其jīng华糅合到了自己的功夫中去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小龙的拳法是优于西洋拳击的,因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武术功底,尤其是一些内家拳术中相当有价值的理论与技术,因为他亦曾用心研究过太极拳、形意拳与八卦掌等内家拳术。所以,要彻底剖析“寸劲拳”产生惊人的杀伤威力的真正原因,只从外在因素方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相对于内在劲力的巨大功用来说,外力与外功仅能算是皮毛而已。

    首先,“寸劲拳”十分讲求内意的运用。而所谓的内意,就是隐于人的思维系统中的意念、意识,它无形、无象、无声地深藏于灵魂之中,是决定一个人行动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你的每一个打击动作都脱离不开意念、意识对肢体的指挥与调动作用。例如,当你想用拳打击对手时,首先是心想,即通过心之发动而产生了打的意念和意识,而且这种意念与意识对对手来讲,是毫无觉察的。当打的念头一旦成为意志,即下了打的决心之后,则会眼、心、手结合而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在外形肢体上形成打击的动作。在“寸劲拳”的训练与运用上,内气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气衰则劲力不充,且难以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距离之内,爆发出巨大的杀伤力来。所以你在打击时,若能使内气贯注于攻击点上,就能够在一刹那间,由内气的急剧转动和聚集,而发出强大的震荡力与穿透力来。衡量一个内家高手内功深浅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他能否在最短的时间与距离内爆发出最大的劲力来。

    你可能还没有听说过的另一个“寸劲拳”的窍要之处是内劲的运用。尽管李小龙也曾说过,在发拳时须在身体内部贯以“流动着的能量”,但却有很多研习者认为这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要求。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内气是内劲的发源之本,而且练习内家拳的人,平时也注重气沉丹田,而发劲时则又同样离不开“气自丹田吐”。当然,无论是在平时的练习中,还是在实战的运用中,对于劲力的发放都应当有所克制,不宜发放过多、过频,因为如过多地发放爆发xìng的劲力,必会造成自身气力的大量消耗而气馁力竭,这一点李小龙本人的实例便已作了最好的说明。在这里,我的意思是说,在平时练习时,爆发xìng力量的发放次数应适当地因人而控制,也只有养与蓄多于发与放时,人体才能有更大、更强猛的劲力产生,而不致走李小龙内功不继的老路。因为从广义的方面来讲,练武的目的是要培元养气以使身体健壮,若不懂得培元养气之法,长久下去不但不能使身体健壮,相反还会伤害身体。所以,笔者有责任提醒所有武道研习者加以注意。“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话说得很好,道出了修习拳术的根本,只有真正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谈得上运用于人,即将此种暗藏杀机的劲力在无意识之中突然作用在对手的要害部位上,以形成致命xìng的创击。

    关于“寸劲拳”打击时劲力的发放问题,还可以再作进一步的探讨。首先就是爆发劲力的速度愈快,冲击力也就愈大;进攻对手的距离愈近,愈容易给对方增大防御和破解上的困难,而且时间越短,进攻就越易见效。其次,在打击上还有一个时间xìng问题,也就是既不能爆发得过早,也不能过晚。若过早则会使爆发劲难触其身,而难收其效;过晚又会形成过势之拳,而根本没有什么杀伤力。所以在练习“寸劲拳”时一定要细心体会打击的时机,如此才能爆发出如电闪雷鸣或爆炸般的“急中之刚脆劲”来。

    寸劲拳训练过程中对全身各部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寸劲拳”是截拳道中最为jīng细的拳法,它对技术和对拳理上的要求也相当高,如果我们不能明了其中的jīng细与窍要之处,而按一般的拳法要求去练习的话,则肯定无法打出高质量的劲力来。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像一般的教材那样在“寸劲拳”的修习过程中,不懂拳理,不明道理,不明每一个jīng细动作的规范尺寸与角度要求,而盲目凭蛮力去练习的话,那么即使苦练一生也打不出好的“寸劲拳”来。

    在“寸劲拳”的打击过程中头部保持中正最为重要,因为头为一身之主,而且yù保持中正不偏,还需做到“虚领顶颈”。发力时的以声助力虽然重要,但也不用在每一个动作到达定点时都大声吼叫,因为如发声过于频繁,则会使热气大量外散,造成入不敷出的亏气现象。再者,在用“寸劲拳”打击时,还应将牙齿咬紧,这样不但可以增大全身的力量,还可使打击目标时的劲气与气力更加集中,以增强“穿透力”,也就是传统武学中所说的“牙yù断筋”。事实上,当面前站着你的仇人时,你一定会把牙咬得很紧,而咬紧牙关后自会觉得浑身是胆、浑身是力,并会有压倒一切的气概产生,如此还能先从jīng神上去打击对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