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光合作用 (第2/3页)
,开始初次形成最低层次的红sè能量晶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余的能量依旧被送入红sè能量晶体中。一直到古树转化能量的能力再次增长,达到了可以直接把多余能量转化成更高一个层次的橙sè能量晶体的地步。这时古树并没有继续往红sè能量晶体输送能量,而是直接把多余能量转化成了高出红sè能量晶体一个层次的橙sè能量晶体……。以此类推,最后形成了生物能量层次最高的紫sè能量晶体。而古树的能量晶体也就变成了现在的这种模样。
而随着能量层次的提高分层厚度逐渐减薄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那是因为随着能量层次的提升,古树要转化成同样数量的各能量层次的能量的话,层次越高的能量状态需要的能量远远地多于低层次能量状态所需能量。
显然,这种能量晶体的构成方式和动物、矿物的大有不同。动物的生物能量晶体和矿物能量矿石相类似的一点,就是一般只表现出一种能量层次。当然,动物的生物能量晶体最初形成的也是最低层次的红sè晶体,只不过动物在低层次能量晶体上继续积蓄能量,通过量变引起质变,直到转化为更高一级的能量晶体。矿物晶体就更简单了,直接保持生成时的能量层次。而古树却是把各个阶段产生的每种能量层次的晶体,用类似年轮的方式物理组合了起来,才形成了严谨看到的这块生物能量晶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树生成的晶体或许把它称之为生物能量共存体更为恰当一些。
古树的这块生物能量共存体的产生过程好像是搞清楚了。而余下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古树不直接提升晶体的能量层次,而是分阶段地形成各种能量层次的晶体,并用类似年轮的方式进行物理组合呢?难道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生命的奥妙不成?
这个难题一下子难住了严谨。按照严谨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