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硕士博士有何用 (第2/3页)
己也不想读了,我喜欢出去做事,我穷怕了,就想挣钱。”
晚上,在知秋住的客房里,林妙揭开他的被子,看着他红红的眼眶问:“真的不喜欢读书吗?”
“不喜欢。”
“不对呀,你继父是老师,老师家的孩子,一般成绩好,也爱读书的。你奶奶说你中考成绩不好是因为那段时间你妈妈生病去世,你耽误了很多功课。你告诉姐姐实话,你平时在班里一般都考什么名次?”
知秋沉默了半晌才小小声地答:“第一名。”
林妙叹息:“这么好地成绩,不读书太可惜了。可是我爸妈都是老实人,手里没什么钱,也不擅于找人拉关系,他们都在企业上班,跟教育界的人打交道少。所以这中途入学,可能真的很难办。”
办法其实不是没有,她可以去找夏以南,也可以去找自己的导师,拜托他们想办法。1――6――k可关键问题是。找谁都要钱啊。托人找关系要钱,进学校要钱,没钱,什么都是瞎的。
知秋在枕上直点头:“我懂地,我知道读高中难。我初中有个同学地爸爸就是高中地副校长。我去他家几次,每次都有学生家长找上门。那些都是本地人,本地人读高中都这么难了,何况我是外地的。”
林妙想了想说:“高中难进,函授自考之类地倒好进,没高中文凭也行。只是这种读出来也找不到好工作,除非……”
“除非什么?”
林妙笑道:“以后再告诉你,现在不想给你压力。实在不行了。就先打工,挣点钱,姐姐再给你凑点,去读个函授或自考,总之初中文凭肯定是不行地。”
“初中毕业就能读函授吗?”知秋还有点不相信。
林妙摸着他的头发说:“能,我帮你辅导。其实这只是万不得已的下下策,我再找人问问看,集思广益,也许有更好的路走。”
话虽这样说,其实林妙并没有真打算让他去打工。十五六岁的孩子,能打什么工?
再说,餐馆端盘子,活儿又累。挣钱又少,猴年马月才能存得到读书的钱。最糟糕的还是,餐馆晚上营业,不到10点别想歇下来,那时候腰酸背痛的,还能看屁地书。餐馆打工门槛最低,但除了勉强糊口,保证你不饿死之外。没别的想头了。
林妙故意这样说,不过想先让这孩子看清他的处境。一个本来只能在餐馆打工糊口的孩子,有朝一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会不会觉得特别幸福,因而也特别珍惜那样的机会?
她问他:“知秋,假如一年后。你可以读高中。也可以读函授,你会选哪个?”
见知秋不答。她又补充道:“不考虑其他任何外在的限制和困难,你只纯粹从你的意愿上考虑。”
知秋低下眼帘说:“我,我想读高中。”
“你希望以后能进正规大学对不对?”
“嗯。”
林妙抚着他的肩膀他:“你的愿望很好,但问题是,需要钱。我爸妈不是有钱人,他们手头地存款很有限,所以就有些舍不得,你能理解吗?”
“我能,我当然能。”知秋死命点头:“我爸爸,我是说我亲爸爸,都不愿意供我了。”
“你亲爸爸不是不愿意,他可能真的没钱,你不要怨他。”“我不怨他,我就那样一说。”
林妙又问:“如果把你送回老家读书,大概要花多少钱呢?”
知秋把老家高中的学杂费一项项算给她听,显然他是认真打听过的。只能说,这孩子读书地愿望很强烈。
林妙也就问一问,真把他放回去,她还不放心呢,男孩子十五六岁正是最危险的年龄,一不小心就被人带坏了。多少小时候的好孩子,在叛逆之年走上了叛逆之路。不是每个叛逆期的孩子都能走回来的,有一部分就此堕落,变成混混。小时候小混混,老了还是老混混。
她不能冒那个险,所以还是放在身边最好,可以给他辅导功课,也可以在他走偏时及时发现。
如果这样的话,她恐怕要搬回来了,这样还可以省掉每月500的房租。
至于鲁西西,既然已经与梁守一那样了,又连自己的家底都掏给了他,迟早会搬回去和他同居。因此省下地500元,按她那种省吃俭用法,都够他们吃一个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