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实力偶像 (第3/3页)
乐圈或投入大银幕,tvb现在已是无出sè的小生撑场了;而华星似乎也是发展不佳,比如说华仔跳槽到了emi,荣仔也在不久前跳槽到了新艺宝。请问何生,是不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原因让tvb如此大力的培养寒仔、健仔和林小姐三位新人呢?”
何杞瑞和张伟标两人有些愣住了,都没有想到第一个问题不是向周若寒等人“发难”,而是向他们,不由脸sè都有些难看。
周若寒三个听到这些犯忌讳的话自是装作不知,仍旧可怜的维持着脸上可人的笑容。
周若寒还好说,这厮早已是习惯了,若有人注意,一定会发现他现在笑的更是亲切迷人,用周若寒自己的话说,“只有在不该笑,笑不出来的时候还能笑得人心惊魄动,那才是王者”。
可郑伊健和林颖娴这两个已是成年并历经“世事”的人却有些不能维持住脸上的表情了,最后只能各自低下头,挠衣服的挠衣服,抓大腿的抓大腿,让台下的一些有心之人看得暗暗摇头,叹息不止,“看来差距还不是一般的大啊。”
何杞瑞干笑了两下,有些忍气吞声道:“呵呵,怎么会呢,tvb后备资源充足是人尽皆知的,不会因为某些人的离开而造成什么影响的,这个大家放心。公司如今之所以这么大力的培养几位新人,是因为他们有这个实力!我想大家以后会看到的。”
台下的记者听后都大点其头,tvb的大牌多那是全香港人都知道的,在培养新人的方面更是在行,从“港姐”到“新秀”再到“训练班”,这每一个渠道都是源源不断的向tvb和华星输送大量人才的。
那位提问的娱记听后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带着歉意笑了笑,将话筒传给了另一位记者。
不得不说,80年代的媒体还是挺有“道德”的,若是说了些不该说的或是说错了,都会主动表示歉意,这在后世是很难想像的。
“我想向寒仔提个问题。”接过话筒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记者,得到周若寒的同意后问道:“寒仔你好,在竞争rì益激烈的歌坛你打算怎样立足呢,是走偶像歌手的路线吗?因为大家都知道寒仔你以前是没有进行过任何专业训练的。”
周若寒从何杞瑞手里接过话筒,笑了笑道:“我的一位声乐老师曾经对我说过,要先立志做一位歌手,才能成为一名歌星。所以不管我将来是打算走偶像派还是实力派,这些都不重要。”
~~~~~~~~~~~~~~~~~~~~~~~~~~~~~~~~~~~~~~~~~~~~~~~~~~~~~~~
[羽毛洒一地]书友给小寒提了几个建议:
一是建议主角以后不要只抄袭几年后的歌曲、创作等等。小寒对此深以为然,也已有了些眉目,非常感谢大大的提醒。
二是关于配角不多的问题。这确实是小寒没有做好的,小寒在以后会认真改进,并争取将情节、人物写的丰满一点。
还有书友提出过关于主角选车的问题,小寒在这一并做下解释。宝马m3系列至今是有四代,在1986年推出第一代m3宝马,1992-1999年生产的二代m3,2000年至2006年第三代m3,第四代m3是在2007年9月上市的。所以那时主角是可以买到宝马m3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