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达成协议 (第3/3页)
,当时为了全力拿下“天天”,所以将全稿都寄过去了,没经验啊!
虽然随后想到了这点,但又考虑钱不多,不舍得花那么多冤枉钱,只给自己留了第一卷的复印件,现在后悔都迟了。
他倒是不怕别人“盗”他的版,因为没必要,在当时的香港文化界,纯武侠小说作品并不怎么吃香了,就算那个人黑了心眼,他也不怕,他的买点不在这里,而是“架空”这一概念,大不了他换个“酒瓶”得了。
黄玉朗早先肯定也是看到了这点,才对这部小说非常有兴趣,只不过他不叫架空,而是“另类探险”。
幸亏没让周若寒知道,要不还不把他笑死。但周若寒现在不想笑,他一想到也许要再回到前几天的rì子,将稿子“吐”出来,就不寒而栗。
当黄玉朗知道了周若寒的想法时,哭笑不得,安慰他道:“不会的,那帮小子虽然混蛋了点,爱偷个小懒什么的,但还分得轻重。对了,你确定你寄的是“天天”?”
“是,没错啊,‘天天rì报编辑部’!”周若寒有点担心了。
黄玉朗听了明显一愣,大笑道:“你这小子也不打听清楚就乱来,哪有这么写的。”
接着又自豪的说道:“天天每天都发行十几万份,投稿的不计其数,编辑部整天忙的不可开交,你往那里砸那么一大。。。呃,大的信封,他们那有心情看这个啊,你啊你。。。。。。”
他边说边往办公桌走去,拿起电话拔了个内线,说了几句,挂上电话,对周若寒说:“没事,我已经让他们找找了,他们不会看,但一时也不会乱丢的,这是规矩!”
说到最后,自有一公司老总的气势。
周若寒这才放下心来,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憨笑了几声。随后好奇的道:“黄叔,不是送给编辑部,那送到哪里啊?”
黄玉朗眼翻了翻,看傻瓜一样看了周若寒一眼,怪笑道:“通俗文学编辑部。”
。。。。。。
不一会儿,那边就来电话了,周若寒刚消去了尴尬,此时也有点紧张,那说话人的声音让人听起来带着点好奇,又有点担心被人骂的情绪。
黄玉朗只说了声:“没事,把东西保管好,复印送过来。”就把电话挂了。
确定东西没丢,周若寒也彻底放松了心情,而黄玉朗也急着要把事情定下来,所以两人都非常愉悦的就有关事宜达成了协议。
除了确定以“小易”之名发表,且在短期之内不公布他的真姓名之外,还就有关稿酬问题商量了一下,最后在周若寒可怜的眼神下,了解了情况的黄玉朗很是爽快的先预付周若寒15万港币。
这不是小数目,要知道刘德华在1985年的第一份产业,那套两室一厅,交付首期连带装修,花费才仅仅只有11万港元。虽说这源于刘德华当时非常节省,同时在理财方面也颇为出sè,但也可以看出十几万是一笔大钱,特别是对于周若寒现在的家庭来说更是如此。
至于以后的分配,则按赢利的比例来算,周若寒占三成。其实不多,因为大家都非常看好这部小说的前景,而且黄玉朗要的不仅是书藉出版权,还包括影视,漫画等各个方面,全都盘下来,还有游戏,只不过黄玉朗没有想到,周若寒也不想占这个小便宜,所以都写进去了。;